認知行為療法即通過培養(yǎng)孤獨癥兒童認知上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減少其對某種興趣的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認知行為療法可以針對患兒在興趣狹窄的情況下對環(huán)境變化的容忍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訓練。
如何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減少孤獨癥兒童對興趣的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下面是一個示例:
一、干預目標
減少孤獨癥兒童的興趣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培養(yǎng)多樣化的興趣愛好,促進社交互動。
二、干預步驟
1、評估:對孤獨癥兒童的興趣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進行評估,了解其具體情況和表現(xiàn)形式。
2、教育:向患兒及其家人介紹認知行為療法的概念和原理,解釋該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減少興趣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并提高社交互動和興趣多樣性。
3、目標設(shè)定:與孤獨癥兒童一起制定可行的目標,如增加與他人的社交互動時間、嘗試新的興趣愛好等。
4、意識培養(yǎng):幫助孩子意識到興趣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對其社交互動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以及改變這些行為的必要性。
5、替代行為訓練:與孤獨癥兒童一起探討并制定一系列替代行為,例如參加社交活動、嘗試新的興趣愛好等,從而替代原有的狹隘化行為。
6、反思和記錄:鼓勵患兒記錄和反思自己的行為,包括原有的興趣執(zhí)著和狹隘化行為以及新的替代行為,以便評估干預效果。
7、支持和鼓勵:提供持續(xù)的支持和鼓勵,幫助孤獨癥兒童堅持改變狹隘化行為并實現(xiàn)目標。
8、家庭支持:鼓勵患兒的家人積極參與干預過程,并提供支持和理解,以促進其改變和發(fā)展。
9、定期評估:定期評估孤獨癥兒童的進展和干預效果,并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
10、持續(xù)跟進:在干預結(jié)束后,繼續(xù)與患兒或其家人保持聯(lián)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確保改變的持續(xù)性。
以上就是孤獨癥兒童興趣狹窄的干預方法:認知行為療法干預,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偟膩碚f,針對孤獨癥兒童興趣狹窄的干預方法需要個別化、多樣化,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潛力,幫助其獲得更廣泛、更健康的興趣。
]]>如何運用綜合干預方法改善自閉癥兒童手勢行為呢?下面是一個案例:
8歲的自閉癥男孩小強在手勢行為方面存在問題,經(jīng)常不適當?shù)厥褂檬謩?,例如擺動手臂、拍手、扭動手指等,在社交互動中引發(fā)了困擾??祻蛶煾鶕?jù)他的障礙特點、個人能力及發(fā)展需求,決定通過綜合干預方法來改善他的手勢行為,以提高他的社交能力和互動能力。具體干預步驟如下:
1、評估個體差異:與小強的家人和教育者合作,對他實施基礎(chǔ)性評估,了解他的手勢能力以及存在的困難,以制訂個別化的干預計劃。
2、視覺支持工具:設(shè)計和準備一系列如圖片、圖表、手勢示意圖等視覺支持工具,以展示正確的手勢姿態(tài)。同時準備動態(tài)的教學視頻作為輔助性視覺支持工具。
3、基礎(chǔ)手勢展示:使用視覺支持工具向小強展示正確的基礎(chǔ)手勢。例如握手、揮手、鼓掌、擺臂等。通過圖片或示意圖,幫助小強理解和模仿正確的手勢。必要時使用視頻進行連續(xù)教學。
4、練習和模仿;鼓勵小強積極參與練習和模仿正確的手勢,可以使用視覺支持工具,讓小強逐步嘗試展示正確的手勢。
5、漸進改善;逐漸增加手勢的復雜性和難度,讓小強挑戰(zhàn)更高級的手勢表達。通過視覺支持工具提供適當?shù)闹笇Ш吞崾?,幫助小強逐步提高手勢的準確性和流暢度。
6、社交情景模擬;在模擬的社交情境中,鼓勵小強主動展示正確的手勢,并與他人互動??梢酝ㄟ^角色扮演、社交游戲等,讓小強在真實的情境中實踐手勢技巧。
7、家庭和學校支持:與小強的家庭成員和教育者合作,為其提供持續(xù)的支持和指導。分享視覺支持工具和干預策略,以確保在家庭和學校環(huán)境中的一致性。如果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手勢行為泛化效果不錯,可以進一步尋求社區(qū)支持,擴大支持范圍。
8、效果評估:第一,觀察小強在干預期間和干預結(jié)束后的手勢技巧和社交能力改善情況,第二,與家庭成員、教育者、康復師交流,了解小強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手勢表達情況和社交互動能力,第三,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調(diào)整干預計劃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小強的手勢技巧和社交能力。
如何運用綜合干預方法改善自閉癥兒童手勢行為呢?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怎樣教自閉癥兒童表演假裝游戲的動作呢?讓我們通過“四步走”共同活動框架,教孩子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表演假裝游戲的動作。
一、活動設(shè)置
父母安排道具或物品,來代表幾個不同的熟悉常規(guī)活動或事件的主題(例如野餐、表演《三只小豬》的故事或者去看醫(yī)生),這樣自閉癥兒童可以選擇進行哪個主題以及將哪些人物角色加入場景中。為了開始這個主題,父母讓孩子參與安排道具和人物,并給它們起名字。
二、活動主題
父母等待自閉癥兒童用一個物品和/或人物開始一個假裝行為,或用問題、描述或提示鼓勵孩子來幫助他們開始所選擇的主題(例如,“我們野餐要吃什么?”“我看到野餐籃子有很多好吃的”或“小熊需要幫助”)。父母繼續(xù)讓孩子主導構(gòu)建和開展主題,并在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和幫助。當孩子模仿或自發(fā)地產(chǎn)生假裝動作時,父母的評論和動作要及時反映孩子的游戲情況。
三、活動變化
一旦自閉癥兒童開始表演這個主題,父母就可以添加一些支持或與現(xiàn)實事件/常規(guī)相關(guān)的動作。輪到父母時,每次講述和示范一個動作(例如:“草是濕的,我想坐在毯子上吃東西,幫我把毯子鋪上來”或“我們吃東西需要用叉子和餐巾”)并鼓勵或幫助孩子做同樣的事情,可以用他們自己的另一套材料,也可以用共用的物品。父母繼續(xù)示范動作,并通過模仿來激勵孩子。
四、活動結(jié)束/過渡
如果自閉癥兒童對游戲開始失去興趣,游戲的速度變慢或開始重復,或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添加到場景中,那么就應該結(jié)束活動,并把物品放回收納盒或箱子里。如果孩子還想繼續(xù)玩,父母可以指出孩子接下來可以做的其他主題,或者讓孩子在不重復做動作的情況下繼續(xù)進行獨立游戲的練習。
怎樣教自閉癥兒童表演假裝游戲的動作?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怎樣幫助自閉癥兒童學習“隱形”物品(無實物表演)
在開始這些步驟之前,要確保孩子在游戲中自發(fā)地使用一些模棱兩可的物品來代替實物。自閉癥兒童越是真正理解一個物品可以代替另一個物品的概念,他們就越容易理解如何像使用一個真實的物品一樣做手勢或無實物表演。
一、活動設(shè)置
就像安排模棱兩可的物品一樣,去掉一兩個關(guān)鍵物品,它們將成為游戲主題中假裝存在的“隱形”物品(例如一個游戲主題去掉梳子,或另一個游戲主題去掉餅干)。
二、活動主題
使用父母已經(jīng)在“活動設(shè)置”環(huán)節(jié)安排好的道具和洋娃娃、毛絨玩具或物品繼續(xù)進行這熟悉又愉快的主題。當輪到使用去掉的物品時,父母會假裝手中有這個東西,一邊做相應的動作一邊描述(例如,父母一邊用手撫摸洋娃娃的頭發(fā)一邊說:“給洋娃娃梳頭?!被蛞贿呄蚝镒由焓忠贿呎f:“給你餅干,吃吧,猴子?!保?。父母重復幾次這個動作,并鼓勵或幫助孩子做同樣的動作。在父母和孩子用“隱形”物品反復表演幾次之后,父母把實物給孩子,讓他在其中一個人物身上使用,而父母在另一個人物身上做沒有實物的動作。
三、活動變化
父母等會到自閉癥兒童演一個“隱形”物品時,才會用另一個喜歡的、去掉了關(guān)鍵物品的游戲主題重復這個過程。他們用相同的語言和動作來展示如何用手勢或動作來表現(xiàn)實物使孩子模仿。慢慢地從一個常規(guī)過渡到下一個常規(guī),當孩子感到困惑不解時,將實物和“隱形”物品結(jié)合起來使用。
四、活動結(jié)束/過渡
像往常一樣,當孩子對游戲失去興趣或沒有新點子時,幫助有條不紊地結(jié)束/過渡:收拾好材料,然后繼續(xù)參與下一個活動。
怎樣幫助自閉癥兒童學習“隱形”物品(無實物表演)?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假裝游戲中,怎樣教自閉癥兒童開發(fā)象征性組合?
一種假裝游戲的類型是教孩子結(jié)合假裝游戲的動作來表演一個完整的場景(而不是幾個相關(guān)的動作),該場景來自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規(guī)或事件。這個場景可以是孩子每天參與的事情(例如起床)以及構(gòu)成這種常規(guī)活動的各種不同的動作(例如上廁所、洗手、刷牙、脫睡衣、挑選衣服、穿衣服、走到廚房吃早餐)?;蛘?,可以是孩子和父母或全家一起外出或做一些跑腿的事情,比如去雜貨店購物、去郵局郵寄包裹、去洗車店洗車、在公園玩耍或其他孩子經(jīng)常會看到和經(jīng)歷的事情。
無論什么活動,每個活動都包含自閉癥兒童可以假裝和父母或人物形象一起做的一些動作,這使游戲變得更豐富和精細化。為了讓孩子更容易學習這一步,他們應該能夠毫無困難地玩幾種不同的主題,在這些主題中,他們可以模仿并自發(fā)地想出在父母、人物和自己身上使用的不同物品的假裝動作,使用模棱兩可的或“隱形”物品替換實物來完成相同的假裝動作仍然是一種發(fā)展初期的技能。
父母可以按照“四步走”共同活動框架,在日常的常規(guī)活動(制作三明治、洗澡、刷牙、準備睡覺)、家庭活動、孩子喜歡的書籍、電視節(jié)目、電影等場景中進行表演。自閉癥兒童玩這種游戲越多,他們理解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驗就越豐富。事實上,父母可能會發(fā)現(xiàn),隨著孩子在游戲中不斷學習和練習,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難或他們不感興趣的日常活動就可能會變得容易,甚至更有趣。表演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件也可以讓孩子為新的體驗做好準備,要不然孩子會對這些體驗產(chǎn)生畏難或害怕的情緒。
當父母幫助自閉癥兒童以假裝游戲的方式去看醫(yī)生、理發(fā)、參加其他孩子的生日聚會或使用一個嘈雜的設(shè)備(如攪拌機制作冰沙)時,父母就創(chuàng)建了一個“腳本”,可以使孩子對新的體驗產(chǎn)生期待,以及在對應事件中使用合適的技能和行為。父母可以使用這種被稱為“啟動”的策略,讓孩子熟悉任何新的或重復的生活經(jīng)驗,提高孩子的理解和參與能力,能緩解孩子對某個特定事件引發(fā)的挫折感或焦慮。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了解每一種經(jīng)歷的整個腳本,并能夠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參與到表演中來。
假裝游戲中,怎樣教自閉癥兒童開發(fā)象征性組合?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怎樣幫助自閉癥兒童了解模棱兩可的物品呢?
一、活動開始
父母可以選擇自閉癥兒童在其他假裝游戲活動中使用過的熟悉的道具或材料,這些物品或材料對孩子來說,應該是模棱兩可的、中性的或沒有明確的身份以及可以作為很好的替代品來代表其他東西的(例如,當英雄玩具從桌子上跳下來的時候,一張餐巾紙就變成了降落傘,一塊積木變成了一塊滾石,撞到玩具汽車上,或者在洋娃娃兩只腳上用橡皮筋綁上記號筆,她就可以在地板上滑雪或滑冰)。
父母根據(jù)一些關(guān)鍵的物理特征(如大小、顏色或材質(zhì))選擇替代實物的模棱兩可的對象。父母希望在與自閉癥兒童玩的人物游戲(洋娃娃、毛絨玩具、動作英雄等)主題中找到一到兩個模棱兩可的物品來代替兩個關(guān)鍵對象,也包括與每個游戲主題相關(guān)的道具。當父母擺放好所有的材料后,孩子可以挑選出熟悉的物品,并選擇可以讓父母跟隨的主題,或者父母可以提議一個孩子可能喜歡的主題,特別是在孩子需要一點幫助才能開始游戲的時候。
二、活動主題
父母不要馬上使用模棱兩可的物品,而是使用實物(或等孩子使用實物)開始對彼此和洋娃娃、毛絨玩具或其他人物形象進行假裝游戲。當自閉癥兒童沒有立即做出回應時,父母繼續(xù)使用“最少到最多的輔助”鼓勵孩子想出自己的游戲點子,或在提供提示、建議之前做一個動作,抑或最后進行身體輔助幫孩子完成一個動作。
三、活動變化
在父母和自閉癥兒童用實物表演出一個主題后,父母再引入一些模棱兩可的物品,每次一個,來代替主題中使用的實物(例如,叉子變成梳子來梳頭,或扁平的彩泥變成餅干,大家假裝吃掉它)。父母輪流幾次用模棱兩可的物品來建立和命名動作,并將這種模棱兩可的物品命名為替代的實物(例如,“看,這是我的梳子!給洋娃娃梳頭”或“猴子在做巧克力餅干,現(xiàn)在要吃掉它”)。
把材料交給自閉癥兒童,鼓勵他們對模棱兩可的物品做同樣的動作。當孩子這樣做的時候,用模棱兩可的物品重復這些動作,和孩子一起享受樂趣并鞏固他們的學習。以同樣的“最少到最多的輔助”的鼓勵順序循序漸進地向孩子示范如何在游戲主題中加入其他模棱兩可的物品,幫助孩子理解和獨立參與。當孩子興奮而輕松地使用模棱兩可的物品時,將真實的物品和替換物(例如,一把真正的梳子和一把叉子,或者真正的餅干或塑料餅干和彩泥)都融入游戲動作中。
四、活動結(jié)束/過渡
當自閉癥兒童開始失去興趣或沒有新的游戲點子時,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結(jié)束/過渡:清理并拿走材料,然后繼續(xù)另一個活動。
怎樣幫助自閉癥兒童了解模棱兩可的物品呢?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如何教授自閉癥兒童常規(guī)或功能性的游戲技能呢?
當孩子模仿他人操作玩具或物品的方式時,就開始了“假裝”。孩子會假裝用勺子吃東西,拿起紙巾假裝對著它打噴嚏,或者戴上媽媽的項鏈。常規(guī)游戲或者說功能性游戲是指孩子觀察并模仿他人行為的社會意義,而不只關(guān)注玩具或物品的物理屬性或因果屬性。
這是自閉癥兒童游戲發(fā)展的重要一步,因為孩子通過觀察別人來學習如何做這些假裝的動作。常規(guī)游戲是關(guān)注他人行為并模仿他人行為的社會學習。父母通過“四步走”共同活動框架教孩子來發(fā)展常規(guī)游戲技能。讓我們用一把發(fā)刷(或梳子)來做一個以上步驟的游戲示例。
一、活動設(shè)置
父母拿出一個物品,也可以讓自閉癥兒童在諸多物品里選擇一個在游戲中玩的物品(比如發(fā)刷或梳子)。如果父母提供了一個選擇,那么這個選擇應該尊重孩子或可能是孩子喜歡的東西。父母可以把沒有被選擇的物品放在附近,以便稍后和孩子一起使用,但這個物品不能干擾用選定物品進行的游戲主題。
二、活動主題
父母輪流用這個物品做常規(guī)動作或社交動作,并命名??梢院妥蚤]癥兒童共用這個物品,或者父母和孩子各自有一個相同的物品。父母一邊用梳子梳頭,一邊說“梳頭”。父母輪流過后,要把梳子遞給孩子(如果是共用的話)或者鼓勵孩子做同樣的動作。如果孩子不想模仿,父母就夸張地或情緒高漲地重復這個動作,或者幫助孩子梳頭。父母和孩子繼續(xù)輪流這個主題。
三、活動變化
如果自閉癥兒童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輕松地完成了,就可以在互動中加入與該項目有關(guān)的其他游戲點子。父母和孩子可以互換角色,父母給孩子梳頭,并鼓勵或幫助孩子給父母梳頭,或者也可以給洋娃娃或毛絨玩具梳頭。父母用自己和孩子的名字來標記游戲中的項目和動作(例如,媽媽的頭發(fā),克萊爾的頭發(fā),輪到媽媽,輪到克萊爾,給洋娃娃梳頭)。
四、活動結(jié)束/過渡
當父母和自閉癥兒童(任意一方)沒有新的游戲點子或開始失去興趣時,父母和孩子共同確認活動已經(jīng)完成,把物品放在一邊并決定下一步要做的活動。
除了和孩子一起游戲外,父母還可以在其他常規(guī)中引入常規(guī)的物品和動作??梢杂米约旱难浪⑺⒀?,并鼓勵或幫助孩子用牙刷刷牙。如果孩子沒有立即模仿父母示范的常規(guī)動作,當輪到父母時仍然可以向孩子示范刷牙的方法。父母也可以換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其他社交對象或動作,看看這些點子是否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對父母用叉子喂自己吃東西不感興趣,那么孩子會喜歡喂父母、洋娃娃或毛絨玩具嗎?我們的目標是保持創(chuàng)造性并維持游戲點子,這樣孩子就會對父母展示的物品更感興趣。
在日?;又袆?chuàng)造社交機會,有助于孩子更多地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以及與物品和動作相關(guān)的詞匯。
如何教授自閉癥兒童常規(guī)或功能性的游戲技能?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父母如何提高自閉癥兒童的假裝游戲技能?
假裝游戲包括三種孩子通常會發(fā)展的技能。父母通過共同活動常規(guī)教給孩子這三種技能,這種方法和教給孩子其他技能時所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與語言、社交或認知等需要長期發(fā)展的技能類似,假裝游戲的發(fā)展也需要時間,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fā)展。
1、擬人游戲(Animate play):
指賦予洋娃娃、毛絨玩具或其他物品生命,假裝這些物品可以動,可以說話或輪流參與游戲(例如,一個獅子拼了一塊拼圖或一個洋娃娃吃掉了一塊金魚餅干)。
2、象征性替換(Symbolic substitution):
指把物品當作其他東西來使用(例如,假裝積木是手機,然后把它放在耳邊說話,或者把勺子當作飛機,然后用手拿著,假裝它在房間里飛)。
3、象征性組合(Symbolic combinations):
指做幾個不同的假裝游戲動作來創(chuàng)造一個事件或主題(假裝給毛絨玩具洗澡包括六個不同的假裝游戲動作:用碗當作浴缸,假裝碗裝滿了“水”,把動物放進碗里,用海綿假裝給動物洗澡,從杯子里假裝把“水”撩到動物身上,用毛巾把動物擦干)。
對一些自閉癥兒童來說,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假裝游戲的技能和順序。幼兒通常在12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發(fā)展這些技能,并持續(xù)發(fā)展直到36月齡甚至更大的時候。老師必要時幫助父母控制他們的期望,把假裝游戲技能看作是一項可能需要一年或兩年時間來完成的長期活動,但是仍然可以立即開始和練習。
老師可以收集父母關(guān)于如何通過促進游戲或常規(guī)活動(吃飯、洗澡、讀書、做家務、換尿布、穿衣服或其他照顧孩子的日常事務),練習以上三種不同類型的假裝游戲技巧的點子。
父母如何提高自閉癥兒童的假裝游戲技能?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三、整合日?;顒?/p>
整合自閉癥兒童的日常活動,提高他們對人際互動的理解,增加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經(jīng)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安排自閉癥兒童參加社區(qū)聚會、俱樂部活動或志愿者工作等社交活動,創(chuàng)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2、組織孩子參與團隊合作項目,例如體育活動、藝術(shù)項目或團隊游戲,學習與他人合作、協(xié)作和交流的技巧。
3、為自閉癥兒童提供社交技能訓練,例如溝通技巧、人際關(guān)系建立和情緒管理等,幫助他們學習和練習社交技能,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這些技能。
4、建立社交支持小組,邀請孩子參加,讓他們與小組成員進行互動和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友誼和互助關(guān)系,彼此提供社交支持。
5、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參與需要與他人合作和互動的任務,如購物、做飯、打掃或組織活動等,幫助他們逐漸習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技巧。
四、認知行為療法
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干預,例如情感教育和認知重構(gòu),幫助他們學習識別和解釋情感信息和非言語信息。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提供不同情感的教育,包括常見的情感表達方式和情感信號。通過圖片、繪畫、視頻或故事等形式,向患兒介紹不同情感的特征和表現(xiàn)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理解情感信息。
2、使用圖片、視頻或面部表情卡片等工具進行情感識別訓練。讓孩子觀察和識別不同情感的表情和信號,然后解釋這些情感的含義和可能的原因,幫助他們提高情感識別和解釋的能力。
3、教授自閉癥兒童一些情感解釋技巧,例如觀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勢和語言,尋找線索來理解他們的情感狀態(tài),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提出問題、尋求澄清和確認,學會正確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信息。
4、為孩子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改進情感識別和解釋能力。專業(yè)人士可以與患兒及其家人一起分析和討論他們在識別和解釋情感信息方面的進展和挑戰(zhàn)。
經(jīng)過國內(nèi)外多年的循證實踐,上述干預方式被證明在改善自閉癥兒童的人際認知能力上有積極的效果,他們的社交技能、情感認知和理解人際互動規(guī)則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社區(qū)和學校等環(huán)境上的變化也有助于改善患兒的人際認知能力。例如在家庭、社區(qū)和學校等環(huán)境中營造積極的社交氛圍,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為之提供社交支持和指導等。總之,干預人際認知能力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個體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制定個別化的干預方案,并將之視為長期的過程,以確保持久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人際認知功能訓練方法,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自閉癥兒童人際認知功能訓練方法有哪些呢?
“星星的孩子”的人際認知功能包括理解和解釋他人的思想意圖和情感狀態(tài)的能力、解釋人際互動的規(guī)則和準則,以及決策過程中考慮他人的復雜性。目前,有許多方法用于對自閉癥兒童的人際認知功能進行實訓,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干預方式。
一、玩教具及游戲互動
通過與自閉癥兒童玩教具互動,教授他們?nèi)绾谓咏⒎窒?、交流與合作,幫助他們熟悉人際交流的方式,以此提高人際認知能力。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提供社交角色扮演玩具:如芭比娃娃、動物玩偶、卡通玩具、仿真廚具等,幫助孩子模擬社交場景,讓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如何與他人進行對話和交流互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圖。
2、使用情緒識別卡片:卡片上的各種表情圖像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識別和理解他人的情緒,學會辨認不同的情緒,并應用于實際的社交互動中。
3、閱讀社交類故事書:社交類故事書一般通過圖片和簡短的文字來描述社交場景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閱讀這類故事書,孩子可以學習正確的社交行為和交流技巧,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圖和情感,改善他們在社交互動中的表現(xiàn)。
4、合作拼圖:拼圖游戲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發(fā)展空間認知能力和注意力,在與他人一起完成拼圖的過程中學會通過合作和交流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5、樂高游戲:研究表明,樂高游戲?qū)τ谠黾幼⒁饬Φ某掷m(xù)時間,提高輪流、分享和言語溝通能力,改善孩子人際認知方面的問題有比較好的效果。
二、角色扮演
幫助自閉癥兒童模擬真實的社交情境,并通過角色扮演實踐社交技能,從而提高其人際認知能力。例如患兒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員、朋友、老師等,通過模擬不同的社交場景,學習如何與他人進行對話和互動。孩子可以回顧和重演過去的社交場景,通過角色扮演改進社交技巧,可以嘗試不同的反應和行為,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社交挑戰(zhàn),并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guān)系。
通過角色扮演,自閉癥兒童可以練習和提高各種社交技巧,例如眼神接觸、面部表情、姿勢和語言等。還可以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學會通過言語、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來表達不同的情感,以有效地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
自閉癥兒童人際認知功能訓練方法包括哪些?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繼續(xù)為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