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關于自閉癥神童的報道屢見不鮮。日前,媒體報道在四川綿陽,一名4歲的自閉癥男孩無師自通,盲彈曲子準確率接近100%!
佐佐和大多數自閉癥兒童一樣,存在語言交流障礙,但當他爬到琴凳上,手指觸碰到黑白鍵時,這個靦腆的男孩就會像變了個人似的,完全沉浸在音樂世界中。
他的媽媽李女士說,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她發(fā)現孩子眼神渙散、不和人對視,幾乎不和他人互動。她跑了好幾家醫(yī)院,最終孩子確診為中度自閉癥。
為了幫助佐佐走出自閉,李女士嘗試了不少療法,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偶然的一次,她發(fā)現兒子似乎對音樂很感興趣,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給他買了一架電子琴,并對照著簡譜給他彈一些簡單的兒歌。讓李女士驚喜的是,佐佐聽了幾遍后就會自己彈了。一段時間后,佐佐能夠彈出10多首簡單的兒歌,甚至能夠蒙眼彈琴。去年9月,李女士找到一家琴行,讓佐佐接受專業(yè)的鋼琴學習。
琴行的老師在了解情況后,決定一周免費為佐佐做兩三個小時的指導。因為自閉癥,佐佐無法和老師正常交流,老師就通過演示的方法來教學。沒想到老師演示的一小段伴奏,他很快就能模仿出來。
李女士表示,佐佐彈琴之后變化很大,以前他想做什么事,沒有滿足或是被打斷,可能就會大發(fā)脾氣,但在練琴的時候從來不哭不鬧。之前他總是回避別人的眼神,現在微笑越來越多了。佐佐對音樂的喜愛和天賦,讓李女士看到了一絲希望,她希望佐佐將來能靠音樂自食其力,得到社會的接納。
佐佐對于音樂的天賦,在于他的絕對音感非常棒。絕對音感是指一種能夠在沒有參照音的情況下,仍能夠辨認出或給出由樂器或周圍環(huán)境發(fā)出的音高的能力。一些擁有絕對音感的自閉癥神童,能從不為人注意的雜音中分辨出是何種聲音。他們在聽到某種聲音的瞬間,就知道這種聲音的名稱,并能準確無誤的辨別出聲音的方位來源。
]]>很多家長并不清楚孩子的自閉癥嚴重到什么程度,或是醫(yī)生在診斷的時候只給了一個“輕度”或“重度”的評估,但沒有提供診斷依據。那么,我們該如何從社交和行為上區(qū)分輕度、中度和重度自閉癥呢?
1、輕度自閉癥:
在社會交流方面,如果現場不給予輕度自閉癥孩子支持,他們與別人進行社會交流時就會讓人感覺到不尋常。面對他人的主動交往,這類孩子常表現出異常,或是交往失敗,還有一些孩子會表現出社會交往興趣低下。在重復行為和異常興趣方面,在某些場合中,輕度自閉癥孩子會因為一些重復刻板的行為影響到社交功能,如果別人嘗試去打斷他的刻板行為,讓他從狹隘的興趣中走出來,他會抵抗。
2、中度自閉癥:
在社交方面,中度自閉癥孩子存在明顯的言語和非言語社交技巧缺陷,即使在家長給予現場幫助,也很難正常社交,不會主動地接近他人。當他人主動與之進行社交時,他們會表現出反應低下,或者不理睬。中度自閉癥孩子的重復刻板行為會頻繁出現,別人會明顯發(fā)現孩子的一些功能受到影響,如果別人強行去中止這些行為,孩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痛苦,而且家長也較難把他們從狹隘的興趣中他引出來。
3、重度自閉癥:
這類孩子的言語和非言語社交溝通能力都非常差,存在嚴重的功能障礙。在自動交往中,幾乎不會主動發(fā)起社交,甚至在面對他人的主動交往的時候,也幾乎沒有回應。此外,重度自閉癥孩子會表現出嚴重的重復刻板行為,而且影響到他生活的多方面功能,如果強行中止孩子的這些行為,孩子會表現出明顯的痛苦或挫折反應,要想讓重度自閉癥孩子從他的特殊興趣中轉移出來,簡直難如登天。
當然了,以上關于輕度、中度和中度自閉癥的劃分,只是從社交和行為上進行的區(qū)分。而孩子的實際情況,還是要根據治療師的專業(yè)評估,進行多方面的測試而定,根據孩子的自閉癥嚴重程度安排合適的干預訓練。
]]>中度自閉癥能不能治好?對于一般家長而非專業(yè)人士來說,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有的醫(yī)生曾經因為回答“不會”兩個字而引起自閉癥兒童家長嚎啕大哭。更多的醫(yī)生采用了一種更適合的說法: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只要及時對中度自閉癥兒童進行干預而且干預方法得當,多數患兒的確會越來越好。
自閉癥的成因和治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診斷也不是絕對的,很多人都經歷過從重度自閉變成輕度自閉的過程,也經歷過從自閉癥變身阿斯伯格綜合癥的過程。而科技的進步也可能推翻許多舊有的診斷結果。
在自閉癥研究界曾有一件著名的事:是一位24歲、連自己幾歲都說不出來的重度自閉癥者,通過過電腦打字開啟了溝通的橋梁。他學會打字溝通后打出的第一句話是:“我是重度自閉,不是重度智障?!痹\斷結果的改變未必是因為誤診,而是因為有很多核心問題都需要長時間、多次驗證才有辦法確定。痊愈的定義是什么?
后天教養(yǎng)、社會環(huán)境和干預都可能讓中度自閉癥的核心癥狀“固執(zhí)性”越來越輕微,人際互動和社會技巧越來越好。但是會好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痊愈?人們莫衷一是。
中度自閉癥是否可以治好,要看人們對“治好”的定義是什么。一位言語治療師曾經說過:“就語言治療來說,難道要治療到全部人的聲音都一模一樣才叫治好嗎?還是只要能夠跟別人溝通就叫做治好?”如果我們對“治好”的定義是只要基本的生活自理溝通順暢就叫做痊愈,那么在這個定義下,中度自閉癥的確可以說是“可以治好”的。但要是把中度自閉癥“治好”的概念定義為患者在人際溝通和社會技巧方面變成社交高手,那么我們可以斷言:自閉癥不可能治好。
中度自閉癥到底要“治好”到什么程度?是跟別人完全一樣,還是要保有一部分自我特質?也許這就是大家可以思考的問題。
]]>中度自閉癥患者最讓人心情沉重,他們既不像輕度患者那樣可以上普通幼兒園和學校、實現就業(yè),也不像重度患者那樣治療效果微乎其微,最終只能進入培智班或待業(yè)在家。在對中度自閉癥患者的治療方法中,哪種效果最佳呢?
藥物治療
孩子被診斷出中度自閉癥之后,家長就要帶孩子及時接受正規(guī)治療,而不是輕信一些偏方。藥物并沒有可以徹底治愈自閉癥的效果,但短時間內的確可以有效改善一些癥狀,不過具體吃什么藥還應由正規(guī)醫(yī)院的醫(yī)生決定,江湖郎中之言是絕不可信的。
心理治療
一般來說,中度自閉癥孩子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進入幼兒園和小學后,明白自己能力不如同齡人,內心會充滿自卑感。因此,家長要幫孩子找回自信,在平時要多夸獎他們,鼓勵他們,而不是將自己的壓力和不滿情緒發(fā)泄在他們身上。
干預訓練治療
父母和親戚朋友如何可以的話,需要給予他們共同的教育,上了幼兒園的自閉癥孩子,就需要由老師來教育他們了。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親人不要過于溺愛孩子,對于老師正確的教育,也不希望干預太多,作為家長,對學校的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多多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找到孩子的進步之處,和一些不足的地方,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改進。
以上三種適合于的中度自閉癥的治療方法,效果各不相同,目前醫(yī)學界普遍認為干預訓練是最有效的。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貴在堅持,因為對中度自閉癥患者而言,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能一蹴而就的。
]]>中等程度的自閉癥孩子無法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星爸星媽尚且可以接受,但孩子要是無法上普通小學、中學,相信父母一定會非常傷心和無奈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對于中度自閉癥孩子,上學是可以的。不過有專家建議,這類孩子應當推遲入學1-2年,等孩子各方面條件都不太落后于學齡兒童,再進入普通學校上學,比如自理能力、書寫能力、基本的表達交往能力、遵守規(guī)矩意識等。
中度自閉癥孩子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學校知識,家長和老師要先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和學校溝通好,不要在作業(yè)和考試成績上給孩子壓力。這方面,有殘疾證的孩子,教育部門是統(tǒng)一不作要求的。所以,建議家長根據孩子康復情況,及時到當地專門醫(yī)院評估辦理殘疾證。
第二,要根據中度自閉癥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看其是否有進步,不要拿學校的作業(yè)來給孩子壓力。要輔導孩子學習,把“基礎”打牢。這個進步可能很慢,也很艱難,我們要陪孩子一起走過來。
第三,幫助孩子逐漸融入學校教學活動。中度自閉癥孩子要是無法獨立上小學,家長就要進行陪讀,輔助孩子慢慢適應學校的環(huán)境,遵守課堂規(guī)則和管理要求,逐步融入到學校的各項教學互動中。當然,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結果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一定就是家長期望的,但還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第四,學習課本知識只是一個方面,并不是全部。重要的是,讓孩子回歸真實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用。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自閉癥孩子在最大程度上獨立生活。
總之,中度自閉癥孩子是可以上學的,但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社會各界希望都能有所關照,幫助這些“星星的孩子”早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上正常孩子上的學校。
]]>自閉癥按照癥狀表現的輕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高功能)、中度(中等功能)和重度(低功能)。這三類自閉癥孩子在社交和行為方面的區(qū)別如下:
1、輕度自閉癥(高功能):這類孩子需要普通、正常的幫助
社交方面: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可以看出他們社交方面的缺陷;社交互動存在一定的困難,不易通過正確的方式回應他人的社交示意,對社交互動的興趣較少。比如,孩子能講出完整的句子并參與社交活動,但很難與人正常對溝通;他們希望與他人交友,但方法很奇怪的,通常不成功。
行為方面:動作缺乏靈活性,很難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活動間轉換。行動方面的組織和計劃的困難,使患者顯得有點“笨手笨腳”。
2、中度自閉癥(中等功能):這類孩子需要較強的干預幫助
社交方面:在語言和非語言社交技能方面都存在明顯缺陷;即使在他人的幫助下,也很明顯;與他人的社交互動很少;對來自他人的社交示意反應很古怪。比如,孩子只能講幾個簡單的句子,與他人的互動局限在少數的特定興趣方面,有非常古怪的非語言交流。
行為方面:行為缺乏靈活性,應對改變困難;存在很多重復性的刻板行為,在不同情景下行為會受到影響;很難改變患者的注意力或行動。
3、重度自閉癥(低功能):這類孩子需要非常強的幫助和干預
社交方面:無論語言還是非語言社交都存在嚴重缺陷,造成功能上的嚴重損害,很少進行社會互動,對他人和來自外界的社交信號沒有反應?;颊咧荒苤v幾個別人能夠聽懂的字,當別人要和他互動時候,他們往往做出古怪的舉動來回應對方,滿足社交需求。
行為方面:行為缺乏靈活性,很難應對各種改變,重復性的刻板行為嚴重影響了其他方面的功能,而且這種局限性行為很難改變。
自閉癥譜系障礙(孤獨癥)是一種精神類疾病,又被稱為“廣泛性發(fā)育障礙”,通常起病于3歲以前,按照程度不同可大致分為輕度(高功能)、中度(中等功能)、重度(低功能)自閉癥。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狀況,為孩子制定相應的干預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