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石慧芬提交了一份《關于將孤獨癥的康復經費納入醫(yī)保的建議》。
近年來,孤獨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jù)2018年浙江舉辦的“全國第二屆關愛孤獨癥兒童公益論壇”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14歲以下孤獨癥兒童高達200萬以上。
石慧芬表示,孤獨癥的成因很復雜,至今沒有特效藥,持之以恒的康復訓練是目前證明唯一有效的治療途徑。
“孤獨癥患者要是沒有及時接受早期干預或康復訓練,就會喪失勞動力,成年之后給家庭帶啦嚴重的經濟負擔?!笔鄯掖碚f,對于特殊兒童要早干預、早矯正,而學齡前為最佳期。
石慧芬調研發(fā)現(xiàn),孤獨癥患者的矯正康復主要是在一般醫(yī)療部門或民辦教育機構,收費十分昂貴。孤獨癥患者的家人承受極大的經濟與精神雙重壓力,生存狀態(tài)十分嚴峻。
有些孩子父母告訴石慧芬代表,“每月孤獨癥康復訓練費近萬元,加上房租幾千元,兩個人打工都很難維持這筆開銷,最后不得不放棄?!焙芏嗉彝ヒ虼硕仑?。
石慧芬表示,孤獨癥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重大社會民生問題。她建議盡快落實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中的學段銜接,開設特殊教育學校的學前教育,讓殘疾兒童盡早到特教學校接受教育和康復;同時,將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所需的經費納入醫(yī)保的范疇;加大力度培養(yǎng)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尤其是孤獨癥康復訓練教師,提升干預訓練的專業(yè)性和有效性;提升殘疾預防水平,減少殘疾的發(fā)生率。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