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常會問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只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為什么孩子聽爸爸的,不聽媽媽的?用家里那套卡片教孩子,孩子都會,為什么在老師那兒換了一套卡片他就不會了呢?
這些問題都涉及ABA訓練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泛化。泛化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會的技能,在其他的環(huán)境中也能使用。自閉癥兒童在泛化方面通常都會遇到阻礙,表現(xiàn)為在特定情境下學會的技能只能在特定情境中使用。這并不是真正學會了這項技能,只有泛化成功,才是真正學會了。
那么,自閉癥孩子如何做好泛化呢?變化是關鍵,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場所的變化:在一個地方學會了,變換地方后仍然能表現(xiàn)出來。
2、人員的變化:跟老師學會了,要換父母教同樣的內容,孩子也可以做出來。
3、材料的變化:用特定的一個小車認識了汽車,換其他的汽車,孩子聽到拿汽車,也能把汽車拿出來。
4、課題類型的變化:孩子學了通過分享食物、認識家人,現(xiàn)在可以學習在照片上指認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奶奶。
自閉癥孩子為什么只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除了沒有泛化之外,家庭訓練方法與機構不一致也是可能性的原因之一。
以行為塑造為例,有些自閉癥孩子存在攻擊性行為,究其原因,在于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別人的關注。對于這種不良行為,最佳干預方法是置之不理,當作沒發(fā)生,讓孩子覺得這種方法是無效的,攻擊性行為自然會減少了;或是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語言表達,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表達路徑上去。
然而,一些家長不了解正確的干預方法,或是在被自閉癥孩子攻擊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批評、指責甚至打罵的方式去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殊不知這起不到作用,反而會使孩子覺得很好玩,加重了這種不良行為。因此,家長及時與機構老師溝通,保持干預訓練方法一致,十分重要。
自閉癥孩子為什么只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為您整理的答案。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