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精品国产电影_日韩免费中文字幕_久久精品免费看一_在线亚洲午夜片无码AV

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之二:轉移責任和自責
返回

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之二:轉移責任和自責

瀏覽次數:651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星爸星媽 分類:育兒

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之二:轉移責任和自責

轉移責任和自責,是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另一種心理。

持有這種自欺心理的家長為了拒絕接受事實,會存在這樣的假想,即“如果……我的孩子就不會有這些問題”,否認自己可以通過努力,改善這一現狀,否認自我的自由與超越,認為自己只能是現狀的承受者,試圖以此來轉移自己當前所要面對的選擇,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因為自閉癥兒童的病因尚未明確,雖然干預方法有很多,但都不能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即使有效,也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成效。面對這樣的未知性,家長感到焦慮不安,不希望孩子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卻又不愿意去積極努力地嘗試,便會轉移責任對象,使自己處于受害者的角色中,以此來消減焦慮情緒,逃避自己的責任。

一、轉移責任

這種家長會把責任轉嫁于他人身上,認為子女的現狀是由他人導致的。

首先,夫妻雙方會相互埋怨、指責,認為是對方照顧孩子不周,甚至對方的脾氣秉性、家庭背景,只要有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的因素,都會加以指責,在照顧子女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也會轉嫁于對方,認為對方對孩子不盡心,或者對自己不理解等。一項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所得的134份調查研究顯示,家長有較低的婚姻滿意度、家庭凝聚力和家庭的適應性。而多數研究也提出相同的觀點,說明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在婚姻維系上常面臨崩解、失調、沖突與離婚的過程。

其次,他們會抱怨自閉癥康復機構甚至是社會。家長會將子女好轉的希望寄托給機構,而自己不做任何努力。當子女未見好轉時,會指責機構方案方法不對,或是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曾有一位家長,由于自己事業(yè)繁忙,所以請了兩個保姆帶孩子,并且花高價帶孩子去參加各種治療,一旦覺得沒有任何進展就轉換機構,但自己很少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這種家長把培養(yǎng)孩子的職責全部交給他人,在他們看來,自己不斷地為子女尋找各種機構,為他們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都是對子女負責的表現,但其實這只是他們逃離對孩子教育與指導的方式,因為拼命賺錢要比面對一個患病的孩子容易得多,批評機構不專業(yè)要比接納孩子的現狀容易得多。

二、自責與懊悔

這種家長認為是自己的某些行為導致了孩子的現狀,會對自己過去的行為有很多猜想:比如是不是因為孩子某次生病沒有及時送去醫(yī)院?是因為懷孕期間自己吃了什么不對的食物?是不是因為自己忙于工作而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這種自責雖然看似是在承擔責任,但實際上,卻間接表明家長對自閉癥孩子病情不接納的態(tài)度,對自己過去行為的懊悔,使他們存有這樣的幻想“如果當時……現在就不會這樣了”。在這樣的假想中,家長可以獲得一點心理安慰,因為這能使他們相信,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本來可以很好的。

三、放棄責任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當家長無法承受這種責任時,就想要放棄。有的家長會選擇生第二個孩子,并且對這個孩子寵愛有加,而對自閉癥兒童較少關心。曾有一位家長,因為第一個孩子患病,就又生了一個孩子,對小兒子寵愛有加,但對大兒子卻非常嚴厲,一旦犯了什么錯就大加責罵,甚至會明顯偏袒小兒子。每次送孩子來參加治療,都很少關心孩子最近的表現及進步,而是不斷抱怨自己有多么辛苦,孩子最近做錯了什么事情等,甚至詢問老師是否可以找人領養(yǎng)這個孩子。有的家長會徹底放棄對自閉癥孩子的教育,只是盡到撫養(yǎng)的責任,但對其教育不再付出努力。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表現:轉移責任和自責,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為您分享相關內容。

-------------------------------------

特此聲明:本網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閉癥專家、醫(yī)生、康復機構、特教老師、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原創(chuàng),或其他網站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客服或注明出處。如果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

http://zhongaocang.com

您好!請登錄

點擊取消回復

    個人中心我的 分類 購物車 我的足跡足記

    在線客服x

    客服
    回到頂部

    購物車

    X

    我的足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