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的神經(jīng)心理學解讀:心理理論缺陷理論
瀏覽次數(shù):132 分類:產(chǎn)生原因 分類:新聞資訊
心理理論缺陷理論是自閉癥的神經(jīng)心理學解讀之一。
心理理論的定義是能夠推斷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人的思想、信念、欲望、意圖等),并有能力使用這些訊息解讀他人的語言、理解他人的行為和預測他人的行動。當幼兒開始說話時,即可透過他們描述行動的語言清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正常兒童在18-30個月大時即能表現(xiàn)出一系列心理狀態(tài),比如情緒、欲望、信念、思想、夢想、假裝等。
自1985年開始就有人陸續(xù)以心理理論習得上的特殊損害來解釋自閉癥兒童在人際交往、想象及語用方面表現(xiàn)出的一系列特殊障礙。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經(jīng)典錯誤信念實驗。
該實驗讓平均智力為4歲的自閉癥兒童、智障兒童和正常兒童同時看一段木偶短劇,然后再讓他們回答問題,木偶短劇的內(nèi)容為:“這是薩利”“這是安妮”“薩利有一個籃子”“安妮有一個箱子”“薩利有一顆彈珠,她把彈珠放進她的籃子”“薩利走到外面去”“安妮從籃子把彈珠拿出來,接著把彈珠放進箱子里”“現(xiàn)在薩利回來了,她想要玩彈珠”“薩利會去哪里找她的彈珠呢”。
實驗結(jié)果表明:智障兒童與正常兒童幾乎都能回答薩利首先會到她原來放玩具的盒子里找玩具。但是自閉癥兒童卻給出了錯誤的答案。表明患兒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即從薩利的立場角度來考慮問題。
之后的不同范式“錯誤信念”的實驗研究中,仍然有80%的自閉癥兒童不能正確完成“錯誤信念”的實驗課題。自閉癥患者不能推測他人的意圖,不能理解他人感受,由此人際互動出現(xiàn)障礙。
心理理論缺陷也能解釋自閉癥患者語言方面的障礙,也就是說部分自閉癥兒童即使日后習得了詞匯和句法等語言形式,他們的語用能力仍停留在原始水平,例如,不能在交流時增加新的信息、轉(zhuǎn)移話題或表達意圖,也不能意識到語言可以用來影響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并以字面意思而非說話者的意圖來解釋言語等等。
以上就是自閉癥的神經(jīng)心理學解讀:心理理論缺陷理論,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