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非遺傳承過程用可穿戴設備展現出來,吸引更多人來體驗;將音樂和舞蹈融入帕金森、自閉癥治療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正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活動優(yōu)秀藝術作品、大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為許多現實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大學生藝術展是教育部主辦的我國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學生藝術盛會,每三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舉辦過五屆。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藝術教育委員會、上海大學承辦,將一直持續(xù)到12月19日。在現場展示結束后,還將上線大藝展線上云展示平臺,全年24小時不間斷展示所有入圍作品和工作坊項目。
本屆活動的主題是“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經過九位資深專家的第一輪評審,選出入圍作品130件,包括繪畫作品37件、書法作品32件、設計作品26件、攝影作品19件和16部微電影。在大學生實踐藝術工作坊項目中,共有11所院校入圍。終評會經過七位國家級專家集中評審,最終評選出2021年代表上海選送到全國參展的作品和工作坊項目。
本次展覽中,來自上海43所高校作品入圍參展,展現了上海高校美術創(chuàng)新成果。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傳統(tǒng)類書畫作品少了,與社會生活密切互動的作品多了?!苯衲暾褂[的一大亮點在于,“上海大學可穿戴技術與中國非遺刺繡創(chuàng)新實驗工作坊”將可穿戴技術與非遺刺繡結合,大大增加了傳統(tǒng)工藝的趣味性。
展覽現場擺放著一臺臺電腦顯示器,體驗者頭上和手上戴著電子傳感設備,屏上顯示出他們刺繡時的腦電波和肌電波,時而平緩,時而激烈。李謙升博士介紹說,“電子傳感設備原本應用于情感治療領域,用于記錄人的情緒波動。當學徒和非遺傳承人一起戴著這種設備刺繡時,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數據波形,直觀的看出他們專注度和放松度的不同?!彼麄兿M苡眠@種游戲式的方式,吸引更多人來體驗非遺,借助人工智能幫助傳承人創(chuàng)新設計。
與此同時,上海體育學院“舞動心靈”舞蹈治療工作坊則為在校大學生、自閉癥兒童、帕金森患者提供舞蹈治療干預,用實際行動溫暖特殊人群。
上一篇: 中國孤獨癥診斷量表CADS之七:語言表達維度(EL)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類型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