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專家認為,自閉癥的原因或與睡眠剝奪(SD)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有關。
腦腸軸是指中樞神經系統與腸神經系統之間形成的雙向通路,涉及神經、內分泌、免疫等多方面。胃腸信號經腦腸軸投射到中樞的軀體、情感和認知中樞,對各種胃腸刺激產生反應,而中樞神經系統通過腦腸軸調節(jié)機體的內臟活動功能。也就是說,大腦和腸道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可以相互影響,比如我們在情緒緊張的時候,可能出現腹瀉、腹痛、拉肚子等反應。
一些研究人員發(fā)現,便秘或腸道菌群的失調會引起大腦神經介質的改變,甚至可能引發(fā)自閉癥和癡呆,所以腦腸之間的相互影響叫做腦腸軸。他們發(fā)現大腦和腸道有很多的神經細胞,彼此有影響。
北京大學第六人民醫(yī)院的陸林院士研究團隊在《自然》的旗下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睡眠剝奪(SD)引起腸道菌群紊亂,促進炎癥信號通路TLR4/NF-κB的激活,誘導中樞神經炎癥及小膠質細胞的活化,最終導致認知功能受損。
上述結論為腸腦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也為調節(jié)睡眠剝奪給人體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提供了潛在治療靶點。研究人員發(fā)現發(fā)育遲緩可能與腸道內菌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腸道微生物與大腦是雙向互通的,形成了微生物—腸道—大腦軸,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及神經免疫系統的發(fā)育,進而影響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目前,一些發(fā)達國家已將調節(jié)“微生物—腸道—大腦軸”作為兒童發(fā)育遲緩的干預方案之一。
此外,一些醫(yī)療研究團隊針對發(fā)育遲緩人群研發(fā)出相關菌群,可增強腸道內菌群配比,促進重復行為減少,社交行為增多、語言及認知系統能力增強,將來或可用于自閉癥的輔助治療。
盡管一些專家認為,自閉癥的原因或與睡眠剝奪(SD)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有關,但上述結論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上一篇: 如何幫助自閉癥孩子學會玩具的核心主題
下一篇: 為什么輪流行為對自閉癥兒童如此重要?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