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如廁的困難和干預方法分別有哪些呢?
一、不能主動表達如廁需要
原因一:感覺信息處理失調(diào)和認知較弱
自閉癥兒童對皮膚處決的敏感度較遲緩,即使遺便或遺尿后,也沒有太大反應。
處理方法一:
1、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下教導孩子“干”和“濕”的概念(如用濕布擦桌子和用干紙巾擦手等)。
2、多玩觸覺游戲,如玩手掌印畫、在沙灘玩干沙和濕沙等,以加強皮膚對“干”和“濕”的感覺反應。
原因二:表達能力不足
自閉癥兒童多有語言困難,導致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愿。
處理方法二:
選擇符合孩子能力的表達方式。
原因三:習慣問題
自閉癥兒童太依賴紙尿褲,沒有動機在廁所如廁。
處理方法三:
1、需要安排孩子逐步戒除紙尿褲,甚至考慮不用紙尿褲,讓孩子感受遺尿的不舒適感覺。當孩子表達出少許如廁意愿時,便應立即帶他坐上坐廁,完成后,立即予以獎勵。
2、使用正面獎勵。當孩子有任何跡象表達如廁行為時(如身體少許搖動),便要加以贊賞,以加強其表達的動機。
二、堅持用特定便盆、坐廁或在特定的地方才愿意如廁
原因一:感覺信息處理失調(diào)
比如,自閉癥兒童特別偏愛某種觸覺、聽覺或視覺刺激,不肯接受其他感覺刺激。
處理方法一:
通過小肌肉和大肌肉訓練,提升感覺調(diào)節(jié)及辨識能力,必要時可以向職業(yè)治療師咨詢。
原因二:適應困難或固執(zhí)行為
處理方法二:
按照自閉癥兒童的習慣,慢慢加入轉(zhuǎn)變,例如:
1、調(diào)整時間和位置。時間方面,開始時坐在新的坐廁上數(shù)秒,之后逐漸延長時間;位置方面,從目前如廁的位置(如臥室)開始,慢慢把便盆移至期望孩子如廁的地方(如廁所)。
2、通過社交故事、照片、圖片、游戲或仿真等方式,來讓孩子認識各種廁所用具及不同地方的廁所(如公廁、商場的廁所),加強他們對環(huán)境的理解和接受轉(zhuǎn)變的意愿。更可配合獎勵的方法,借此驅(qū)使孩子持續(xù)如廁的動機和行為。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如廁的困難和干預方法,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為您分享相關內(nèi)容。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共讀干預的理論基礎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如廁的困難和干預方法(二)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