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診斷信息應該如何告知孩子的父母呢?這是許多醫(yī)務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
解釋自閉癥診斷的過程也是為父母提供信息的一種交流方式。醫(yī)生應該把握的原則是,在坦誠與同情之間找到平衡,這樣才能對自閉癥家庭產生最有力的影響和幫助;如果二者分離,要么會冷酷,要么會庸俗。
一些細微的舉動在講解自閉癥診斷的過程中作用非常大。很多精神科醫(yī)生在孩子的評估過程中都曾與父母會面,在講解診斷信息的開始階段,再次向父母介紹專業(yè)參與者,是值得推崇的。醫(yī)生可以用記錄紙來幫助自己,上面重點記錄了自閉癥診斷信息和建議,這樣可以確保能向父母講解到所有要點(記錄紙上記有孩子的姓名、年齡,醫(yī)生在解釋診斷的過程中也存在精神壓力,這些記錄信息能給予他們提示)。
講解的要點之一是:醫(yī)生必須緩緩地講述,因為他們所做的講解,在專業(yè)知識上會很復雜、不易理解,而在情感上也會讓父母反應激烈、不易承受。所有父母,即便是學歷很高的,也需要時間來整理自己聽到的內容。盡管關于自閉癥診斷的講解可以使用復雜的句子和高深的詞匯,但是語速應該盡量放緩,這種講解與醫(yī)生間的會談或私人交談不同。此外,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應該使用簡明的詞語來代替專業(yè)術語。
醫(yī)生應該用坦誠而富有同情心的語氣來討論,針對父母的情緒表現做出相應的反應。一定要留意父母面部表情的變化,以確定他們焦慮的情緒。例如,如果父母開始哭泣,醫(yī)生很有必要告訴他們:“遇到這種事肯定會非常難過”或是“我知道這會讓你們感到痛苦”。如果父母不肯認同討論的內容,那么醫(yī)生應該主動開始談論這個話題,例如,“這是不是和你們想的不一樣?”或者“你們是不是認為我們說錯了?“如果父母的對討論內容有困感,那么不妨多做一些講解,例如,“也許我沒說清楚,讓我再說一次吧!”這會鼓勵父母提問,讓他們獲得更全面的講解。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