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的六個階段(自閉癥治療康復方法)(一)
瀏覽次數:1260 分類:治療方法
自閉癥治療康復常用到的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可以分為六個訓練階段:1、以物換物;2、增強交流的主動性自發(fā)性能力;3、辨認正確圖卡;4、學習句型結構;5、回答基本問題;6、發(fā)表評論。
在使用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之前,家長和老師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首先要找到有效的強化物,然后針對這些強化物制作相應的圖片。為了保證強化物的有效性,要控制對目標強化物的使用,也就是說,自閉癥孩子只有在使用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時才能得到這些強化物。此外,老師和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足夠的機會來使用圖片交流系統(tǒng)。在教學之前,一定要確保制作足夠多的圖片和替代圖片。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閉癥孩子的強化物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看到某樣東西伸手去拿,或者搶其他孩子的玩具,玩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樂趣,或者被家長拿走某樣東西后非常難過,那么強化物就出現了。另外,家長和老師可以使用強化物測試表來檢測孩子對潛在強化物的喜好。比如向自閉癥孩子展示一系列的潛在強化物,例如8種不同的玩具,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種玩具,但是每次只能選擇一個玩。當孩子玩了2分鐘后,家長把這一強化物放到一邊,然后讓孩子在剩下的玩具中再選一個,如此類推直到孩子完成選擇。這種方法可以確認孩子的潛在強化物。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可以開始通過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進行自閉癥治療康復了。
在第一階段,我們需要一個訓練師,一個交流員。家長和老師要注意保持圖片表示的一致性,一張圖片代表一個物件或者活動,不能隨意更換替代。另外保持魔術貼的一致性也會為未來減少很多麻煩。在第一階段,訓練目標是教會自閉癥孩子使用圖片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和老師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足夠多使用圖片來進行請求的機會。在制造使用圖片機會的時候,家長和老師要有所準備。例如,家長可以按照孩子的一天進行分類,在起床的時候制造哪些使用機會,在吃飯的時候制造哪些使用機會。家長們可以將這些計劃記錄下來,一天下來比照一下哪些機會用到了,哪些機會被遺忘了,那么第二天再加以改進。在每個圖片交流機會出現的時候,擔任訓練員的家長或老師要提醒自閉癥孩子或者示范如何使用圖片,即找到相應的圖片然后交給擔任交流員的家長或老師,交流員就可以為孩子提供相應的強化物。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