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的家長亟需心理疏導與干預。
正如孩子的性格會影響他們與父母的親子關系一樣,父母和自閉癥兒童的親子關系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和成長。干預應強調親子互動的雙向性質,即父母改變特定的互動行為,可以正向地影響孩子的成長。然而在自閉癥領域,許多干預措施并沒有針對社交障礙這一自閉癥的核心特征展開,也沒有遵照建議讓父母接受協(xié)同治療。研究表明,通過改變父母進而改變親子關系的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自閉癥的嚴重性,也降低了自閉癥對親子關系的影響。例如,提高父母對自閉癥兒童需求的反應,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fā)展社會情感。
自閉癥兒童的母親,在父母壓力方面的評估得分要高于父親。而在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孩子或其他典型發(fā)育孩子的父母中,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差異。因為母親通常更多地承擔對子女的照料事務,而且明顯更積極地參與到他們的康復工作中。所以與父親相比,母親對于子女的依賴可能會感到負擔更大,也可能會更清楚地意識到家庭精力及金錢上的限制。對母親進行正念訓練,比如冥想,可以顯著減少自閉癥兒童的不良行為。
自閉癥兒童的父母面臨的壓力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他們更需要找到合適的釋放壓力的方式,以期能夠用更加積極的方式來應對患兒,同時使得親子關系進入良性循環(huán),進而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癥狀。
家長應對挑戰(zhàn)的方式需要走出心理常規(guī)。一種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應對或以具體的、有組織的方式解決問題,會導致家長產(chǎn)生更負面的情緒。只有以靈活的方式解決孩子父母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是提出可能導致父母沮喪的、具體的、常規(guī)的觀念來做指引,才可能讓家長走出焦慮的惡性循環(huán)。這與常識不同,一般要達到一個目標時,需要制訂對應的流程和步驟,來明確在哪些階段完成哪些事。但對于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來說,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使孩子很難一步完成一個目標,這種情況可以用“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來形容。也因此,家長不刻意做具體的計劃目標,順勢而為,才更有可能收到更好的反饋。
綜上所述,自閉癥兒童的家長亟需心理疏導與干預。
上一篇: 關愛自閉癥兒童,“星之路·公益行”文化活動在西安啟動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聲音知覺障礙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