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閉癥?別信這些錯誤概念
瀏覽次數(shù):2203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癥狀表現(xiàn)
每個被診斷出自閉癥的孩子,父母都會聽到過這樣的話:“多跟他說話”,“多陪陪他”,“就是因為你跟孩子接觸得少”……好像父母做到這些,孩子就能痊愈一樣。事實果真如此嗎?到底什么才是自閉癥呢?
下面這些關于自閉癥的錯誤概念,千萬不要聽信:
1、自閉癥就是性格內(nèi)向
自閉癥兒童的寡言少語,很容易讓人會把自閉癥與心理障礙聯(lián)系起來,以為它就是內(nèi)向或性格孤僻,猜想孩子是受到某種外界刺激,突然變得性格孤僻的。實際上,自閉癥不是心理障礙,而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既然不是心理問題,看心理醫(yī)生之類的治療方法就是無效的。
2、自閉癥兒童認知能力低下,教不會
調查研究顯示,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干預訓練仍然是最有效的自閉癥康復手段。自閉癥兒童通過科學的干預訓練,不僅可以跟普通孩子一樣獲得知識和技能,還能學會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最終融入社會。每個孩子的進步速度和程度不一樣,有快有慢,有時個別孩子還會短時間內(nèi)能力倒退,但是只要堅持訓練,一定會有所收獲。
3、自閉癥是由于父母不稱職造成的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把兒童自閉癥的成因歸咎于母親不夠關心子女,這種說法沒有任何依據(jù),在幾十年前就被西方專家推翻了。但每隔幾年,總有些人把這種說法翻出來,宣泄情緒和歸咎責任。自閉癥與親子關系無關,是一種大腦發(fā)育障礙,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更沒有必然聯(lián)系。
4、孩子長大以后就慢慢好了
老人經(jīng)常說“孩子長大就會好的”,這樣的話可以理解為安慰,但家長要是真的指望孩子長大后癥狀消失,那得到的只會是失望。實際上,孩子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對他們的癥狀置之不理,不但無法康復,還會讓他們的一些不當行為(比如自殘或攻擊他人)愈加嚴重。觀望和等待只會錯過自閉癥治療的最佳時間。
5、他們沒有同情心,不關心別人的感受
自閉癥兒童也有情感,但他們不太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是不善于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情感。他們的情緒更多的是以一種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行為方式表達出來。他們并不缺乏感情,只是無法理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常在一些場合不合時宜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6、自閉癥兒童都是天才
人類歷史上的很多天才都表現(xiàn)出自閉癥或阿斯伯格癥的某些特點,比如貝多芬、愛因斯坦。但在現(xiàn)實中,只有很少自閉癥兒童在數(shù)學、音樂、記憶、日歷或科技領域有超人的能力,絕大多數(shù)人不但不具有這些能力,能力還顯著低于正常人,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引導。
7、自閉癥患者不會說話
自閉癥是一個譜系,譜系中的人群語言能力高低不一,有些完全不會說話,有些語言能力很強。阿斯伯格少年不僅語言發(fā)育正常,有些甚至能使用超過他們年齡的邏輯性語言。絕大多數(shù)不會說話的孩子,在經(jīng)過干預訓練后都能學會說話。有些孩子盡管語言還是滯后,但也可以通過手語、對話板等功能性方式來與人溝通。
8、自閉癥可以用藥物治好
很多家長寄希望通過藥物或儀器療法來治愈自閉癥,不放過任何一個新療法,希望速戰(zhàn)速決地治愈自閉癥。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結果一定會令人失望。自閉癥會伴隨一個人的終生,只是癥狀可能減輕而已。與其去嘗試那些已經(jīng)被證明無效或至少沒有被證實為有效的藥物,不如根據(jù)孩子的特長找出一些方法積極引導,通過愛和教育促進孩子的康復。
9、自閉癥兒童到了一定年齡,就教不會了
沒有一個人超過一定年齡后就會喪失學習能力,自閉癥患者也不例外。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什么時候學習都是有益的,只不過孩子小的時候學習速度更快而已。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即使錯過了自閉癥最佳治療時間,孩子仍可以通過學習獲得進步。一些7-8歲之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通過干預訓練仍然可以開口講話。
10、孩子所有行為問題都是由自閉癥導致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情緒、行為和喜好。自閉癥確實會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但不應把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都歸因于自閉癥。因為自閉癥孩子的多數(shù)行為跟同齡孩子很相似,比如,爭搶玩具和不愛分享是三四歲孩子的典型表現(xiàn),不僅限于特殊兒童。
什么是自閉癥?怎樣才能促進自閉癥的治療和康復?首先要摒棄上面那些錯誤觀念。自閉癥的治療和康復就像一場馬拉松,我們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干預訓練,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千萬不能讓一些錯誤的觀念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康復。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為什么不跟別人目光對視?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