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100多名鄰居聯(lián)名簽字要求把嘉嘉送進精神病院
晚上回到家后,佳佳媽媽從戶籍警處得來消息,佳佳此次被送入精神病院的主要原因是:小區(qū)100多名鄰居聯(lián)名簽字要求把佳佳送進精神病院。
老潘和我們聽到后都大為震驚,于是我和阿喜走訪了小區(qū)鄰居和居委會,證實了確有其事。
一位鄰居告訴我們,他也是簽名者之一,因為在好幾年前,佳佳把他女兒打傷了。
而很多鄰居也紛紛向我們“訴苦”:這么多年來,佳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犯病”,坐在窗戶上大吵大鬧,把單元樓的門鎖砸壞,爬到其他人家里去,在家里也經(jīng)常把東西都搞壞,如砸破窗戶、拔掉水管……
這些年來,他們也是“深受其害”,希望老潘可以早點把佳佳送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老潘很固執(zhí)。而在兩年前,同小區(qū)的另外一個精神病患者就已經(jīng)送進精神病院了。
派出所和數(shù)次來上海拍攝的我們已經(jīng)是熟人了。一位派出所負(fù)責(zé)民警對我們說,他們真的很難—-佳佳的問題讓他們也深感頭痛,更是不得已而為之。他說,“其他人的安全我們就不顧了嗎?”
老潘表示,這些年來確實打擾到居民,但他的孩子決不能在精神病院和福利院度過余生。
老潘提著兒子愛吃的魚肉走在探望佳佳的路上
后記:
10個月里,在5次拍攝老潘和佳佳的過程中,記者幾度想要逃離現(xiàn)場,看到他們承受的痛苦,讓我感覺快要窒息,但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常態(tài):家里的碗都是鐵腕,這樣佳佳就不容易摔壞、佳佳媽媽的皮筋、梳子也全部被佳佳扔掉……
唯一讓我覺得溫馨的是今年3月24日去到上海。
那天下午,上海下著小雨,微冷,一推開老潘家門時,佳佳媽媽正在廚房燒菜,熱氣騰騰,老潘和佳佳都在做各自的事情。這是我想到一個家應(yīng)該有的模樣,讓我感覺很溫暖,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這一次,佳佳很乖,理了個光頭,還是二十幾歲的模樣,佳佳媽媽為了迎接我和同事的到來,特意給我們做了飯。吃飯期間佳佳幫我們盛飯,夾菜,這是我認(rèn)識他們快一年來,第一次看到他們一家人一起吃飯。
回想我與佳佳相處的情景,從一開始會嫌棄他撿了垃圾之后不洗手不注意衛(wèi)生,到后來教他唱歌,陪他說話……我知道他和我們一樣怕孤單,需要聊天,需要友誼。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和佳佳母子一起出門,出來后我手挽著佳佳媽媽,佳佳挽著我,我們?nèi)齻€人排成了一排,忽然覺得很幸福,我覺得我和他們很親,我覺得我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很有意義的。
直到最后,我對佳佳還是不舍的。鄰居說他一表人才,可惜是個“神經(jīng)病”。
看到那一張張年幼可愛俊朗的照片,誰又能想到他是曾經(jīng)9次被強制送進了精神病院的人呢?
每每拍完他們回來的一些天,晚上一閉上眼睛,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一對父子:70多歲的父親與看似只有10多歲實際已37歲的自閉癥兒子手挽著手四處奔走的場景。
直到現(xiàn)在,老潘還是帶著佳佳不斷尋找,尋找屬于他們的烏托邦。
前路漫漫,但我仍期待有那么一天,陽光可以普照大地,因為我堅信: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