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自閉癥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進普通學校上學,但不是所有“星星的孩子”都能進入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其實,特殊學校也是他們的一種選擇。
許多家長不愿意自閉癥孩子進入特殊學校,總覺得是給孩子打上了“弱智”的標簽,以后就很難融入社會了。這是家長的一種誤讀,特殊學校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很多家長并不真正了解特殊學校。特殊學校分為面向盲聾學生、面向培智學生、綜合性學校等幾種。自閉癥孩子通常會進入培智學?;蚓C合學校的培智班級。
培智學校不止招收自閉癥兒童,還有其他障礙類別的孩子。他們也會與人溝通,懂得互相幫助,和正常孩子相比,他們只是“慢”了一點而已。
培智學校包括義務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兩個階段,招收6-18歲的學生,部分學校也開設了學前班。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學校開設:生活語文、生活數(shù)學、生活適應、勞動技能、唱游與律動、繪畫與手工、運動與保健、信息技術、康復訓練、藝術休閑課程。
在設置方面,培智學校文化課程與普通小學很相似,但在內容方面,前者以生活為導向,著眼于自閉癥學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
比如,培智學校將語文作為基礎工具學科,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之外,還注重自閉癥孩子的潛能開發(fā)和功能改善,既注重引導學生學習適應生活、學習語文知識,又重視學生的功能改善,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輔助技術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為孩子健康發(fā)展、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除了課程標準要求開設的課程之外,培智學校還會根據(jù)自閉癥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需要等開設一些校本課程。有一所培智學校,每周一三五下午開設小組活動,包括家政小組、舞蹈小組、聲樂小組等,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去不同的小組參加活動。每周二四的下午,學校會請來沙畫、書法、剪紙等老師開設興趣體驗班,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課程進行體驗,豐富課余生活。
校園生活必須適應的另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集體課,對于程度較差或某方面需要額外支持的自閉癥學生,學校會專門為他開設個訓課。義務教育之外的大齡孩子,學校還會開設職業(yè)班,教他們學習家政、烘焙、洗車等,幫助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不同地區(qū),教材選擇與使用和課程的設置也不盡相同。
99自閉癥小編想對“星星的孩子”父母說:圈子不同,不必強融。無論是在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還是進特殊學校,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最重要。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