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孩子的特征之一:自我刺激行為
瀏覽次數(shù):2949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癥狀表現(xiàn)
自我刺激行為是自閉癥孩子的明顯癥狀之一,是一種重復性的刻板行為,除了滿足感官刺激,好像不起任何其他作用。
自我刺激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機體覺都直接相關,而且形式多樣。軀體動作是其主要形式,包括搖擺、拍手、旋轉;注視手部與軀體動作有關,但包含視覺成分。凝視物體更是一種純粹的視覺性自我刺激,注視移過視線的物體也是純粹的視覺性自我刺激,比如透過柵欄上的木條往外看。
第二種自我刺激是使用物體進行感官刺激。例如,拍打紙張/樹葉在指間繞線、旋轉物體、轉車輪、篩沙子、潑水、抬布上的絨毛。自閉癥孩子擺弄玩具,看起來像是在真玩,但并不按照要求來玩。例如,他是轉汽車的輪子而不是“開”汽車。重復使用物體,如反復敲打就屬這類自我刺激。
第三種自我刺激行為是儀式化行為和強迫行為。這些行為種類繁多,如排列物體、握持物體、穿相同的衣服、堅決不讓移動物體(如家具)、反復談論某一話題(言語重復癥)、關門和因變遷而帶來的問題都是常見的例子。自閉癥孩子常常會形成某些規(guī)則,刻板地遵守這些規(guī)則,并且要求他人也必須遵守這些規(guī)則。同強迫行為一樣,這些規(guī)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行為會越來越強、越來越頑固,孩子也會越來越抗拒改變這些行為。
其實,每個人在感到無聊時都會進行各種自我刺激,做白日夢、用腳掌輕輕扣擊地板、卷頭發(fā)或玩鉛筆。不同之處在于一般人能夠繼續(xù)注意,其自我刺激行為也更隱蔽。最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他們最想要的滿足方式。大多數(shù)人通過娛樂、嗜好、同他人交往得到更多的滿足。此外,大多數(shù)人為避免產(chǎn)生不良社會影響,能夠控制自己的自我刺激行為,比如,我們不會在眾目暌暌之下挖鼻孔。
而自閉癥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會反復出現(xiàn),或者在感到無聊或緊張時出現(xiàn)。這些行為除了不恰當,還會降低孩子的注意力。由于孩子缺乏反應,很容易讓人懷疑他的視力或聽力有問題。此外,自我刺激會削弱感覺強度,使孩子痛覺遲鈍。
自我刺激行為是自閉癥孩子的一個明顯特征,控制自我刺激行為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