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家長生不如死怎么辦?
對學校的老師和社區(qū)內(nèi)比較熟悉的人,當你能接納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癥,并且做出積極努力的時候,可以變被動為主動。我們很多時候會擔心別人看到自己孩子“奇怪”的行為而投來無法理解的目光,擔心別人在背后的議論。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必須堅強起來,可以告訴他們,我的孩子學習有點慢,或者跟周圍的人解讀孩子的行為,“這是他第一次做這件事,他這樣是表示他很興奮…”如果父母覺得自己所在的社區(qū)或者學校的教師比較包容而且可以提供相應的支持,也可以開門見山地與他們談論自閉癥。日本電視劇《與光同行》里自閉癥男孩光的媽媽,就做了簡單的一頁宣傳紙,發(fā)給周圍的鄰居和同學,以幫助大家來理解光,學會與光進行溝通和相處。
很多時候,要建構一個自閉癥融合社區(qū)/學校/班級,需要家長在第一線,通過積極正向的溝通策略,幫助周圍的人了解自閉癥,進而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并能接納孩子的差異,共同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支持。
除了以上幾點,家長還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家長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溝通對象。一方面,家長能夠做到共情,理解自閉癥兒童如何體驗和理解世界,密切關注和恰當解讀孩子的行為,如實理解孩子的心態(tài)感受。另一方面,觀察、反思孩子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時候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卻忽略了行為發(fā)生背后的原因,可以嘗試與孩子溝通,再加上持續(xù)觀察,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
自閉癥家長生不如死怎么辦?溝通是雙向的,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溝通意愿,也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溝通對象。有一點是家長經(jīng)常忽略的,那就是兒童的非言語的溝通(比如手勢、眼神、動作、表情等),在有效的溝通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亞于口語。因此當孩子口語發(fā)展滯后,也可以嘗試輔助溝通(AAC)來幫助孩子發(fā)起和維持有效的溝通,促進孩子語言和認知的發(fā)展。
自閉癥家長生不如死怎么辦?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自閉癥家長生不如死怎么辦?(一)
下一篇: 孩子確診自閉癥后,家長應該做什么?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