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文化特征有哪些(一)
瀏覽次數(shù):816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癥狀表現(xiàn)
盡管孤獨癥兒童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除了核心障礙和與孤獨癥相關聯(lián)的交叉障礙等共性之外,大部分患兒或多或少地還有其他孤獨癥文化特征,具體如下:
一、差異性與非均衡性
孤獨癥兒童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的患兒在實際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有著巨大的差異。同一個患兒在不同的發(fā)展領域也會出現(xiàn)不均衡現(xiàn)象。
不同孤獨癥兒童之間的差異性要求我們要從不同個體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而對于同一個體在不同發(fā)展領域出現(xiàn)的不均衡現(xiàn)象,克里斯托弗·吉爾伯格和特奧·彼得在《從醫(yī)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看孤獨癥》一書中給出了建議:“教育工作者必須用更加細節(jié)化的眼光看待孩子每一個方面的發(fā)展,否則就有可能低估或高估他們?!?/p>
二、具象思維
具象思維也就是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在孤獨癥兒童中非常普遍。以下內容雖然只描述了孤獨癥人士對語言概念的理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其他抽象事物的理解。
“無論認知能力高低,孤獨癥人士對象征性或抽象語言概念的理解都存在困難,常常局限于理解直觀描述性語言。在孤獨癥文化里,詞語代表的僅僅是具體的事物,而引申出來的其他含義或者背后的微妙用心,很難與字面詞語產(chǎn)生關聯(lián)?!?/p>
盡管幾乎所有的孤獨癥兒童都有具象思維的特征,但一般說來,不同認知能力的譜系障礙人士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對伴隨中重度以上智力障礙的孤獨癥人士來說,具象思維造成了他們對字母、數(shù)字和文字等抽象符號在識別、理解方面的困難。數(shù)字、數(shù)量的學習,時間、空間概念的理解,以及文字、抽象語言概念的學習對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高功能孤獨癥人士雖然沒有語言溝通障得,但會出現(xiàn)按照字面意義理解詞語,無法體會諷刺、幽默、比喻等真正含義的問題。
關于孤獨癥的文化特征,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為大家分享。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家庭干預
下一篇: 孤獨癥文化特征有哪些(二)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