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綜合干預模式的目標、時長和技術
瀏覽次數(shù):494 分類:治療方法
自閉癥綜合干預模式的干預目標、干預時長和干預技術具體如下。
一、干預目標:
以社會交往領域為主,強調(diào)核心障礙的干預地位綜合干預模式的干預目標涉及社會、認知、自我、感知運動及情緒行為五大領域。
首先,在社會領域,干預目標涉及社會交往、共同注意、游戲能力和模仿能力等方面。大多數(shù)模式都強調(diào)社會交往這一核心障礙領域的訓練。行為主義模式采用語言行為療法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應答訓練;發(fā)展主義模式采用手語、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等方式促進自閉癥兒童的功能性交流;自然主義模式采用更加自然的方式促進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同伴之間的交往。游戲能力是社會領域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一部分干預模式主張通過與干預者共同玩玩具、做游戲,讓自閉癥兒童掌握基本的社交互動能力,如RDI模式。
其次,在認知領域,干預目標涉及學業(yè)成績、認知能力、入學準備、職業(yè)技能等方面。教授數(shù)學、閱讀和寫作等技能是因為足夠的入學準備有利于將自閉癥兒童更好地安置在融合教室中。
再次,在感知運動領域,干預目標涉及運動能力和感官知覺兩方面。大多數(shù)綜合干預模式都教授適合兒童年齡的粗大和精細運動技能。在自我領域,干預目標涉及生活自理、自我決定、安全防護和適應行為等方面。在情緒行為領域,干預目標涉及情緒管理、問題行為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干預時長:以高強度密集型為主,強調(diào)兒童的參與程度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和美國兒科學會(AAP)都建議自閉癥兒童每周要接受至少25小時的密集型干預。多種綜合干預模式均主張每周為患兒提供15-40小時不等的密集訓練,并至少持續(xù)一年。但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強度與干預效果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兒童在接受干預時的表現(xiàn)與能力才是決定干預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干預每周只采用15-20小時的訓練同樣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因此,干預強度不能只通過每周實施干預的時間來定義,而應看自閉癥兒童實際的參與程度,適當?shù)?、能滿足兒童需求的干預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而單純生硬地要求干預強度的量化指標有時會適得其反。因此,越來越多的干預模式采用靈活的授課方式與課時數(shù),強調(diào)根據(jù)兒童的特點變化每周干預時長,體現(xiàn)了干預強度的靈活性。
三、干預技術:強調(diào)循證實踐的依據(jù),注重多種技術的整合
循證實踐(EBP)是指實踐者根據(jù)具體的實踐情境,檢索并選擇與實踐情境相關的最佳證據(jù),再結合實踐者的個體經(jīng)驗,針對服務對象的具體特點,給予服務對象最佳的干預方案。多種綜合干預模式都以循證實踐為導向,選擇有循證依據(jù)的干預技術。干預技術大致分為行為主義、人際關系、媒質(zhì)介入、生物醫(yī)學和技能訓練五種類型,其中行為主義和媒質(zhì)介入干預法最常被使用。
循證實踐對當前自閉癥干預技術的有效性、適用年齡段、適用的自閉癥譜系障礙亞型都做了詳細說明,這為選擇具體干預技術提供了詳細的指導依據(jù)。與此同時,由于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任何一個患兒都存在多方面的缺陷,需要同時發(fā)展多種能力,采用多種干預技術對患兒進行全面、綜合、系統(tǒng)的干預成為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
以上就是自閉癥綜合干預模式的干預目標、干預時長和干預技術,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閉癥社交故事療法就是繪本故事嗎?
下一篇: 自閉癥關鍵反應訓練(PRT)的關鍵領域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