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為一種孤獨癥兒童教育安置形式,普通學校包括特殊教育班、資源教室和普通班。
一、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班
智力水平較低,但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經(jīng)過訓練后可以適應班級常規(guī),且無嚴重的自傷行為或攻擊性行為的孤獨癥兒童,可以選擇在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班進行學習。特殊教育班有兩種形式:①全日制特殊教育班,學生全天或大部分時間單獨進行集體授課和活動,由受過特殊教育專業(yè)訓練的教師負責幾乎全部的教育教學工作;②部分時間制特殊教育班,學生一部分時間單獨上課和活動,另一部分時間則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和活動。語文、數(shù)學課程一般由受過特殊教育專業(yè)訓練的教師講授,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則多與普通學生合班上課?,F(xiàn)有的特殊教育班主要為第二種形式,特殊教育班的學生人數(shù)一般為10-15人。
國內很多地區(qū)開始紛紛設立特殊教育班,例如,廣州市教育局在2016年年底前建成70個以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普通學校特教班。蘇州市也發(fā)布了特教班的辦班標準,要求凡是小學、初中(包括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校生在千人以上的,且學校內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滿5人的,就應該開設特教班。5名學生必須配備1名專任教師,學生數(shù)超過8人的,專任教師就要確保2名,同時配備足夠的兼職教師。每個特教班教室的面積不得小于50平方米,室內要配置視頻轉換儀、電視機、電腦、攝像機等多媒體設備;校內要建有無障礙通道,設有殘障學生專用的衛(wèi)生設施,至少要有一間康復、感統(tǒng)、勞技、家政、烹飪五合一的多功能綜合訓練教室。
二、普通學校資源教室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出現(xiàn)隨班就讀,1994年國家教委頒布的《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中詳細闡述了隨班就讀的意義及要求,成為各地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依據(jù)。隨班就讀中最主要的教育安置形式為普通班級+資源教室。
我國一些普通學校也增設了適合孤獨癥兒童的新型資源教室,即在普通學校或特殊學校室,具備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咨詢、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學習輔導、康復訓練以及教學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的資源環(huán)境,其目的是滿足不同兒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一些輕度或中度的孤獨癥兒童通過引導可以逐漸適應學校環(huán)境,在普通學校正常就讀,當他們遇到難度較高的認知類課程時,則可以通過個別化教學來完成。
三、隨班就讀
隨班就讀,是指孤獨癥兒童與其他普通學生完全一樣,只在普通班里接受教育。根據(jù)孤獨癥兒童負責教師的不同,具體操作可分為兩類:一是完全由普通教師負責,對孤獨癥兒童實施教育。這種形式下,孤獨癥兒童的障礙程度較輕,需要的輔助較少。普通教師要負責孤獨癥兒童所有的教育評估、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訂以及個別指導等。必要時會有巡回指導教師,往往由區(qū)域的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師擔任。二是孤獨癥兒童完全在普通班級中接受教育,并且該班級的教學由普通教師和特殊教師共同負責,往往以合作教學的形式開展。合作教學指在同一個空間里,兩位或更多專業(yè)工作者使用靈活的方式對一群混合多元特質的學生從事教學。
以上就是孤獨癥兒童的義務教育:普通學校,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平安西安分公司為自閉癥兒童開展公益活動
下一篇: 孤獨癥兒童的學習特征有哪些?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