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在濰坊一個手工教室里,老師潘文婷正在帶領自閉癥學生們做手工。
教室面積不過15平方米,被一張手工桌占去了1/4。置物架靠墻貼著,上面擺著自閉癥學生制作完成的各種手工藝品,衍紙、刺繡、絲襪花、鉆石畫、串珠筆筒……
夸獎之下,學生們十分活潑。自閉癥孩子小琦正在做衍紙,她的任務是用衍紙筆將長條形的衍紙卷成卷。雖然已經(jīng)做過很多次,但是將紙卡在筆尖凹槽的第一步對她來說還是有點難。她拿起一張紙,弓起腰低下頭,將臉湊近筆尖仔細盯住,試了好幾次但還是沒懟進去。
“有些孩子的小肌肉弱,精細動作能力就不太好”,潘老師幫小琦把紙卡了進去?!斑€有些孩子在課堂上會有情緒,不配合課堂,我們就讓孩子去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品去完成,小琦是我們班的開心果,一般不太發(fā)脾氣”。果然,整個制作過程中,小琦嘴里的笑聲沒有停下來。
手工制作對這些自閉癥學生來說并不簡單,但他們都很感興趣,做起來十分認真,完成質(zhì)量比較高。潘老師帶領學生們參加了好幾年的濰坊市殘疾人技能大賽,都名列前茅,第一屆還曾獲得過冠軍,這讓她十分自豪。
潘老師說,她為孩子們能夠“被看見”而感到高興。在做手工的過程中,自閉癥孩子能獲得成就感。“有一次,學生合作點了一個濰坊風箏的鉆石畫,一拿到那個風箏后,其中一個學生非常興奮,覺得是他做的,然后每次下了課就去找自己的作品,感覺非常自豪?!?/p>
這些自閉癥孩子完成的手工作品除了用于學校裝飾,還會帶去慈善晚宴進行拍賣,或是在網(wǎng)上售賣,所得收入再用于購買手工課的原材料。
2021年7月,康華學?!叭缈导覉@”殘疾人之家通過山東省殘聯(lián)專家驗收,為16歲以上有困難且有需求的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群體提供綜合性服務,其中就包括輔助性就業(yè)這一項目。
自閉癥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可以進入“如康家園”工作,每天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是制作床上用品,每天工作約4小時,月工資約480元。其余的4個小時跟隨課堂繼續(xù)上課,“能力強的孩子做班長,能力弱一點的孩子跟著課堂上學?!瘪T老師介紹說。
上一篇: 自閉癥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的原因(二)
下一篇: 自閉癥的共病問題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