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挪威一些學者利用一種新計算機模型,研究如何重新利用現(xiàn)有的藥物來治療自閉癥譜系障礙。他們有一個奇怪的發(fā)現(xiàn),一種常見的抗腹瀉藥物可以改善自閉癥癥狀。
這項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挪威奧斯陸大學的Elise Koch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被批準用于治療社會溝通障礙,這是自閉癥的主要癥狀。然而,大多數(shù)成年、約一半的兒童和青少年自閉癥患者接受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這些藥物或是有嚴重的副作用,或是缺乏療效?!?/p>
為了探索自閉癥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模擬復雜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計算機模型。構建了一個跟自閉癥相關的蛋白質模型網絡,然后對已有藥物對該網絡的影響進行建模。結果顯示,有幾種分子可以對抗自閉癥的基本過程。
一些被建模標記出來的分子此前已被確定,可能跟自閉癥的發(fā)展有關。如女性性激素黃體酮和合成的孕激素對應物屈螺酮。被認為跟自閉癥有關,研究人員指出,黃體酮跟健康受試者的認知表現(xiàn)有積極的聯(lián)系。
而這項研究中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是一種常見的止瀉藥,這可能在治療自閉癥的癥狀方面發(fā)揮作用。這種被稱為咯派丁胺的非處方藥已被廣泛安全使用了近50年。洛哌丁胺本質上是一種鴉片劑,針對μ-阿片受體蛋白。但由于洛哌丁胺無法穿過血腦屏障,它只對腸道內的μ-阿片受體活性起作用。
這項研究被發(fā)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研究人員指出,先前培育μ-阿片類受體缺陷小鼠的實驗,導致這些動物表現(xiàn)出類似于自閉癥的行為缺陷。因此,針對這一機制可能是治療自閉癥的一種方式,這是很合理的。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將洛哌丁胺確定為治療自閉癥的候選藥物,跟它調節(jié)社會行為的潛力一致。此外,它可能給自閉癥患者帶來有利的胃腸道影響,因為胃腸道癥狀在自閉癥中很常見。”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溝通交流缺陷
下一篇: 瑞典自閉癥兒童教育現(xiàn)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