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閉癥融合教育中,我們在需要時應該實踐顛覆教學法。
王老師是一位特殊教育老師,她要為一位新入校的自閉癥學生小明設立一個行為管理項目。小明常常咬自己的手或者發(fā)出尖叫,當處于適應期或是日程有臨時改變時,這種行為出現(xiàn)最頻繁。一位來自學區(qū)的行為專家告訴王老師,小明咬手和尖叫是為了尋求關注,因此,她應該在小明這樣做的時候忽視他。如果小明能克制住自己20分鐘,不咬手也不尖叫,王老師就要獎勵他一張棒球卡。
王老師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她相信,這名自閉癥學生之所以會咬手和尖叫,主要是因為他還不適應,日程的改變讓他挫敗,而新學校讓他緊張。不僅如此,她怕忽略問題行為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她跟這個男孩子的關系。王老師很關心她的學生,決定更多地去了解引起這種行為的原因。
王老師在拒絕專家的建議時,其實已經(jīng)開始了一種被稱作“顛覆教學法”的實踐。也就是說,王老師拒絕了普遍的制度化方式,而更認可她覺得較為人性化、較適當?shù)姆椒ā?/p>
另一個顛覆教學法的例子來自另一位教師的教學實踐。李老師曾在一個不支持融合教育的學區(qū)教書。有一次她參加了一個會議,有一個家庭和一位校領導出席。這個會議讓她很不舒服。來開會的這對父母想要自己的兒子在五年級的一個普通班級里接受教育,但這位校領導卻告訴這家人,在那種環(huán)境里很難教育他們的孩子。校領導給出了幾個理由,說主要的原因是人員安排的問題,學校里沒有一位普通教師有足夠的知識甚至是意愿去支持一個像他們的孩子一樣的學生。這家人離開時看起來很失望,但似乎接受了校方的回答。而當李老師試著跟校領導討論這個問題時,他很清楚地表示這個問題已經(jīng)這樣解決了。李老師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找出了“家長在特殊教育中的權利”的小冊子,把“重要性”這部分標出來,匿名寄給了那家人。幾天之后,家長又給學校打電話,要求重新討論融合教育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自閉癥融合教育中,我們在需要時應該實踐顛覆教學法。
上一篇: 《追星星的人3》為“星星的孩子”點亮燈籠
下一篇: 浙江省首個孤獨癥科普主題公園亮相海寧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