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社會故事法的編寫原則(一)
瀏覽次數(shù):712 分類:治療方法
在自閉癥治療康復方法中,社會故事法是很常見的一種,
社會故事是社會故事療法的載體,其擁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富有不同治療特性的句型。其編寫原則也同樣必須講求科學性,可遵循以下原則和標準。
一、標題的編寫原則
1、根據(jù)目標行為設定明確的標題
社會故事的標題,應該能夠反映社交的所屬領域及可能對應的目標行為,例如社會故事“我要怎樣刷牙”,就可從標題出發(fā)確定其所屬的生活自理領域,其目標行為是“孩子懂得自行刷牙的步驟和程序”。如果將此社會故事標題換成“牙刷弟弟和水杯哥哥”,看似增加了童趣,吸引自閉癥孩子注意,但標題領域不清楚,內容不明確,不符合社會故事治療的科學性原則,降低了對孩子目標行為的治療效果。
2、以疑問句或陳述句設定標題
社會故事的標題,通常以疑問句或陳述句的方式展開。疑問句標題從詢問者的角度出發(fā),簡單又童趣地就某種社交情景或某種行為模式發(fā)問,引導自閉癥孩子在社會故事內容中尋求解答。陳述句標題從解答者的角度出發(fā),直接明確地就某種社交情景或某種行為模式給予行為建議,引導孩子在社會故事中尋求正確的做法。
3、可采用第一人稱“我”撰寫標題
社會故事的標題可采用第一人稱“我”進行編寫,視自閉癥孩子為詢問者,將孩子直接置于社會故事的內容之中,通過第一視角的描述,增進孩子對社會故事內容的體驗。此類標題對于存在特殊刻板行為的孩子尤其適用,他們往往認為“孩子應該怎樣刷牙”這類標題并不是自己的故事。
4、可在標題中加入對行為的評價
社會故事的標題還可加入對行為的評價,例如“講衛(wèi)生的孩子應該怎樣刷牙”,給予自閉癥孩子社會性贊許,讓其明確感受到恰當行為所帶來的肯定性評價。若要同時符合第一人稱的撰寫要求,可將標題撰寫成“我是講衛(wèi)生的孩子,應該怎樣刷牙”。
關于自閉癥社會故事法的編寫原則,我們將在一下篇文章中繼續(xù)為您分享。
上一篇: 自閉癥結構化教學實踐內容
下一篇: 自閉癥社會故事法的編寫原則(二)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