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干預的程序主要包括功能分析、制訂干預方案和實施干預方案三個階段。
一、功能分析
在干預前,需要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功能分析。首先,明確需要治療的行為是什么。例如,孤獨癥兒童在干預計劃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行為,如攻擊同伴或遇到困難不求助等行為。其次,分析問題行為發(fā)生的前提和后果。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以便設計相應的活動來強化期望的行為并矯正問題行為。最后,整理數(shù)據(jù)并確定患兒問題行為的基線水平。通過了解問題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可以了解問題行為發(fā)生的趨勢和規(guī)律。以上功能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問題,并制訂有效的干預計劃來幫助他們改善這些問題行為。
二、制訂干預方案
1、確立干預目標
例如,矯正其錯誤的人際交往行為,同時幫助其習得正確的人際交往行為。
2、確定替代行為
用社會認可的行為替代問題行為。例如,在人際交往技巧訓練過程中,治療師發(fā)現(xiàn)孤獨癥兒童會通過大叫、摔東西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些行為映射了其在人際交往的自我表達和沖突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也是為社會所不能認可的。因此治療師可以教他們通過語言或者行動的方式尋求幫助。
3、提供選擇機會
這主要是為了在干預過程中增加當事人主動行為的發(fā)生概率,也可以從潛意識方面訓練其主動進行交往的傾向。例如,在獎勵時提供當事人喜歡的兩種禮品讓其選擇,在涉及當事人不喜歡的情境時讓其選擇更易接受的那個。
三、實施干預方案
1、調整前提條件,如開始時盡量選取當事人熟悉的場景進行訓練,并逐步過渡。
2、與當事人制訂合同,使其在訓練一開始就明確,自己行為的改變可以為自己帶來想要的強化物(獎勵)。
3、恰當?shù)厥褂脧娀绦颍锤鶕?jù)當事人的行為恰當?shù)剡M行正強化、負強化等。
4、結果選擇,指孤獨癥治療師對減少當事人的問題行為,增加其積極行為的方法選擇。
5、控制情緒,對結果選擇所造成的情緒反應,治療師必須進行客觀監(jiān)控。
6、行為泛化,包括對指導語、刺激物、環(huán)境和訓練者的泛化。
例如,在熟悉的場景中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孤獨癥治療師可以為孩子更換場景,同時觀察其在陌生場景中的行為表現(xiàn),以此檢測訓練效果。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的基本過程,由99自閉癥王為您整理。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