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為什么會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
瀏覽次數(shù):3318 分類:產(chǎn)生原因 分類:康復(fù)訓練 分類:新聞資訊
提起自閉癥兒童的癥狀表現(xiàn),對人視而不見、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是特別讓人難忘而又無奈的兩點。那么,自閉癥兒童為什么會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呢?
實際上,自閉癥孩子不是不聽指令,而是有時候聽到指令后卻不知道要做出什么反應(yīng),換而言之,就是他們反應(yīng)缺乏/薄弱。聽者反應(yīng)是言語行為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對他人語言進行接受及回應(yīng)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反映為對指令的回應(yīng)。
自閉癥兒童無法作出聽者反應(yīng),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原因:
1、聽不到
自閉癥兒童無法將別人的聲音從環(huán)境聲音中區(qū)別出來,無法聽到確切的指令,也就沒有聽者反應(yīng)了。這時,家長和老師可以把聲音與強化物進行配對,增加孩子對大人聲音的敏感性。
2、聽不懂
自閉癥兒童不明白家長發(fā)出的指令的意思。比如家長說“把紙巾拿過來”,孩子卻無法從一堆物品中識別出哪個是“紙巾”,或是不明白“拿過來”的意思。這時,家長要對孩子做區(qū)別練習,幫助孩子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和動作。
3、做不到
有些孩子接收到指令,也明白指令的要求,但執(zhí)行能力不足。這時,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進行行為訓練,增加孩子對指令的執(zhí)行力。
針對自閉癥兒童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的現(xiàn)象,大人可以進行聽者反應(yīng)訓練,先從簡單的項目開始,逐步增加難度來提升孩子的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初期訓練階段
可以選擇一些自閉癥兒童已經(jīng)掌握并能執(zhí)行的指令,作為最開始的訓練項目,比如站起來、走過來等。在發(fā)出指令后,給予孩子5秒的反應(yīng)時間。
孩子要是成功完成指令,就及時給他表揚,并讓他知道為什么受到獎勵,比如說“你真棒,你聽到媽媽的指令就走過來了”等。孩子要是沒能按時完成指令,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幫助他完成。要是提示后還是無法完成,說明這項指令對孩子來說有難度,不宜現(xiàn)在進行。
大人可以每天向孩子發(fā)15-20個指令,并把孩子每天完成指令的情況記錄下來。
2、增加訓練難度
當自閉癥兒童連續(xù)一周都能完成80%以上的的指令時,大人就可以加入一些新指令了,但數(shù)量不要過多,而且要隨機出現(xiàn),才不會給孩子造成難度太大的困擾。
孩子要是能夠完成這些指令,老師和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如果孩子無法完成指令,就給予提示,輔助他完成。
孩子能連續(xù)一周完成80%的指令之后,就繼續(xù)增加新指令,以此類推。新指令應(yīng)該是孩子之前無法完成的,或是孩子抗拒完成的,逐漸的增加難度可以不斷提高孩子的聽者反應(yīng)。
3、減少獎勵依賴
當自閉癥兒童基本能夠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指令時,大人就要逐漸減少孩子對表揚或獎勵的依賴。
長時間連續(xù)的強化不利于孩子的康復(fù),家長和老師要逐步減少表揚和獎勵的頻率,才能幫他真正掌握并使用一項技能。比如當孩子平均完成3個指令后,家長再對孩子進行表揚,在孩子適應(yīng)一段時間后,繼續(xù)降低表揚的頻次,尤其是要減少他對實物獎勵的依賴,最后讓自閉癥兒童較好地完成聽者反應(yīng)。
自閉癥兒童為什么會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呢?以上就是原因和訓練方法。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