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的世界自閉癥日前后,都會有一些海洋館邀請自閉癥孩子來與海豚共游。而一些醫(yī)學專家質疑,通過海豚療法治療自閉癥,只是海洋館策劃的一場騙局。
這些海洋館宣稱,海豚輔助療法是用動物來進行的自閉癥輔助治療方法之一,其依據是與海豚共游會給自閉癥孩子帶來多種身心方面的好處。
然而,多個醫(yī)學和認知領域的研究者和動物保護組織都認為,在動物圈養(yǎng)場館所進行的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缺陷,而海洋館聲稱的自閉癥治療效果也缺乏科學性。
他們指出,海豚輔助治療自閉癥即便有效果,也并不比小貓小狗等伴侶動物的治療效果更好,而且價格還貴得多;而且,海豚對患者的風險更高。
實際上,海豚療法的發(fā)明人Betsy Smith博士也承認,這種療法是對海豚和人類的剝削利用。現(xiàn)在她只用伴侶動物來進行自閉癥輔助治療。
另外,任何形式的動物輔助治療都需要在專業(yè)的醫(yī)療保健人員指導下進行,而目前國內的海洋館連獸醫(yī)都屈指可數(shù),更別提具備專業(yè)資質的動物輔助治療師了。
因此,這些專家認為,海洋館讓自閉癥孩子和海豚共游和做其他互動,會誤導公眾,讓公眾誤以為海豚被圈養(yǎng)是合理的、孩子和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是安全的。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1、共游對海豚的短期危險在于:
海豚往往會對共游者表現(xiàn)出服從的行為,但這會影響動物社群里的支配等級,服從的海豚更容易被欺負和傷害,并處于某種程度的壓力下,長此以往不利于它的健康。國內提供海豚輔助療法的場館沒有給海豚提供躲避區(qū),讓它們在感覺不適時躲開人類。它們沒有權利選擇自己能夠忍耐的互動程度,甚至沒有機會喘口氣,巨大的壓力會讓它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攻擊共游者。
2、共游也給自閉癥孩子帶來危險:
海豚療法的活動要是大量增加,不適于參與共游活動的海豚(它們或是對共游者表現(xiàn)出攻擊性,或是不愿意與他們互動)的數(shù)量也將隨之增加。這類不適于參與自閉癥治療的海豚通常是雄性,小時候可能被用于共游活動,一旦性成熟,就會很難控制并出現(xiàn)攻擊性。
3、海豚和自閉癥孩子可能患?。?/p>
人類直接接觸圈養(yǎng)海洋哺乳動物,可能會被咬傷或被攻擊,而且還存在人類傳染疾病給動物的風險。盡管游客在接觸海豚之前會被要求洗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遵守;而且,人可能會對著動物咳嗽或打噴嚏,這會讓唾液中的病菌傳染給動物。此外,自閉癥孩子也可能被動物傳染,在海洋哺乳動物身上有好幾種病原體可能和已經傳染給了人類。
綜上所述,一些專家認為,冠名為“海豚療法”的海豚共游項目對自閉癥治療并沒有得到實證,起碼是弊大于益。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