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不同的自閉癥兒童,以及他們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幼兒園融合教育的內容和要求都應有所不同。根據個體融合的差異,融合模式可以分為課程融合資源班和隨班融合。
自閉癥幼兒園融合教育之一:課程融合
在幼兒融合的最初階段,可以采取課程融合的形式,即個別課程在普通班,大部分課程在特教班。這是以特殊訓練為主的階段。
1、課程選擇:
以自閉癥兒童最容易進入、最感興趣的課程入手。在這一階段中,由于孩子的能力不同、興趣不同,融合的活動和課程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孩子喜歡音樂,融合課程從音樂課開始;有的孩子喜歡畫畫,融合課程從畫畫開始;有的孩子喜歡運動,課程從戶外游戲開始。有的孩子沒有表現出明確興趣,可以考慮從他能力所及的又對大家影響不大的活動開始,比如早操。
2、目的:
從自閉癥孩子最容易進入、最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入手,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幼兒園的生活,體驗幼兒園的集體環(huán)境,對于幼兒園形成初步的認知。
3、能力要求:
針對那些問題行為較多、理解能力較弱、敏感型的自閉癥孩子,首先要在特教班形成對小組環(huán)境的理解和適應。
針對自閉癥兒童視覺優(yōu)勢的學習特點,往往通過模仿學習的課程如做操、舞蹈等,讓他跟隨學習,前提是要有模仿能力;還有動手的活動參與難度也較低,如手工等。但自閉癥兒童抽象理解的表現較弱,如故事,聽懂老師講解規(guī)則、要求等。因此,課程融合階段,一般會優(yōu)先考慮選擇早操、音樂、舞蹈、桌面游戲、戶外游戲等課程,而英語、故事、科學等則放到以后再考慮。
自閉癥幼兒園融合教育之二:資源班
自閉癥兒童能跟隨的課程在集體環(huán)境中進行,有難度的課程在資源班(特殊班)上。這是從以特殊教育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普通教育為主的階段。
1、課程選擇:
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化,融合的時間也明顯增加。原則是從易到難,從熟悉到陌生。對于陌生的課程,要先在資源班熟悉后再進入集體環(huán)境跟隨。
2、目的:
對于已經對幼兒園生活有一定體驗的自閉癥兒童,進入這一階段的目的就是逐步了解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不同的視角去適應,增加對集體活動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孩子的互動交往能力。
3、能力要求:
這一階段對于自閉癥孩子的共同注意力時間、參照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要求的比例會逐漸增加。因此,從這一階段能否上升到下階段的隨班融合,與孩子的能力有直接的關系。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在熟悉集體要求的同時,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交往能力。
自閉癥幼兒園融合教育之三:隨班融合
隨班融合教育階段是以普通教育為主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自閉癥孩子已經完全適應了幼兒園集體生活,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適應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梢酝ㄟ^在集體環(huán)境中提供特殊支持,使其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接受全天的幼兒園生活。
1、課程的選擇:
參與班級的所有活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提升自閉癥兒童能力的個別課程在集體課程以外的時間安排,如放學后或者中午不睡覺的時間。
2、目的:
通過完全隨班融合,提高自閉癥孩子在集體環(huán)境中的學習能力、互動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力要求: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
幼兒園融合教育的原則是從特殊教育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營通教育為主。有研究發(fā)現,全天融合、獲得大量相關服務的特殊幼兒,比半天融合、獲得少量相關服務者,在社會和情緒表現有更多的進步,但是,不是所有的自閉癥兒童一開始就適合全天在普通班融合,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都能完成從課程融合到隨班融合的轉型,具體要依據孩子的能力需要來定,融合需要個性化。
不同程度的自閉癥兒童在幼兒園融合教育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幫助,具體取決于融合的模式和要求是否個性化。只有有針對性地干預才能保證融合教育的有效性。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