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在咨詢譜系自閉癥的診斷標準。而日前《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卷》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過去50年中,自閉癥與普通人群之間的差異在縮小,譜系自閉癥診斷的邊界將變得模糊。
近年來,全世界的自閉癥確診率大幅上升,其中美國的自閉癥確診率已從1966年的0.05%增至現(xiàn)在的約2%,增幅將近40倍!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洛朗·莫特龍領導的研究團隊調查了1966-2019年發(fā)表的11項自閉癥分析,其中包含近2.3萬名自閉癥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jù)。他們認為,自閉癥患者與普通人在大腦容量、情感識別和活動規(guī)劃等7個方面存在差異。
研究團隊分析了自閉癥與普通人群在上述7個方面的“效應量”變化。“效應量”反映了兩組對象在某項特征上的差異大小。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自閉癥和普通人之間的“效應量”在過去50年中有所下降,7個方面中的5個下降超過45%,只有2個下降不太明顯。
莫特龍表示,這意味著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和普通人正變得越來越相似,自閉癥診斷的邊界甚至會因為“過于模糊而失去意義”。
多年來,自閉癥診斷標準并沒有改變,可能是診斷實踐的變化導致了這種結果。比如,一項自閉癥診斷標準是對他人缺乏明顯興趣,但這個標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衡量,最常見的是缺乏眼神交流,可普通人的害羞也會造成缺乏眼神交流。
莫特龍認為,將許多疾病特征不顯著的人群納入自閉癥研究,會導致研究難以取得突破,這或許是過去十年譜系自閉癥診斷領域沒有重大發(fā)現(xiàn)的原因之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