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康復機構能包辦一切?不做泛化一切歸零!
瀏覽次數(shù):2014 分類:康復訓練
每個星孩的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孩子在自閉癥康復機構中學會的知識,換個環(huán)境就不會了。而特教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泛化”,又是什么呢?
只有通過區(qū)別強化,才能將自閉癥兒童學習的成果保留下來。所謂泛化,就是類似情形的轉(zhuǎn)換,它關系到自閉癥訓練效果的成敗,泛化的過程就是星孩適應變化的過程,要通過刺激泛化和反應泛化來完成。
一、刺激泛化:
1、改變教學材料:
自閉癥兒童開始認知物品名稱是指向特定的物體。比如,教會孩子認識杯子,讓孩子知道大人教他的教具叫杯子,卻不知道沒用做教具的杯子也是杯子,甚至連自己每天喝水的杯子都不認識。通過改變教學材料使孩子懂得“杯子”不是具體某個東西,而是一類物品,是一個概念,所有用來喝水的東西都叫杯子。通過這樣的泛化訓練,星孩才能從具體的物品意識上升為抽象的概念。
2、改變教學環(huán)境:
由于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自閉癥兒童學會的東西不能在新環(huán)境中得以體現(xiàn)。孩子在個訓課上學到的內(nèi)容不能自動遷移到集體課中,而集體課中學會的又不能遷移到幼兒園中。比如,老師好不容易在ABA訓練中教會孩子叫名字要有反應,可孩子到了公園之后,怎么叫他都沒有反應了。這種反應僅限于特定環(huán)境下,因此,我們要泛化教學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不同的場合有相同的反應。
3、更換教學人員:
有的自閉癥兒童上小學后,由于老師頻繁更換,孩子很難適應。本已消失了的問題行為又出現(xiàn)了,如尖叫、攻擊、自傷等。星孩適應一個老師,未必能適應其他老師;從一個老師那兒學會的技能,未必能在另一個老師那兒表現(xiàn)。這是所有星孩的特點。因此,在自閉癥康復訓練中必須為他們提供各種機會,來適應不同老師的神情、口氣、語調(diào)、要求等。
二、反應泛化:
1、建立擴展功能性語言:
讓自閉癥兒童已掌握的語言在實際環(huán)境中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比如,大人教孩子認識蘋果后,孩子雖然看見蘋果就能說出“蘋果”兩個字,但想吃蘋果時卻說不出來。語言的功能性十分重要,它必須要作為交流的工具來使用,而不是流于形式。孩子的功能性語言越多,知識才能越鞏固。
2、建立自理性行為:
反應泛化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實際地做”,在做的過程中鞏固所學技能。比如,大人問孩子“下雨的時候出門要打什么呀?”經(jīng)過ABA訓練的孩子都知道要打傘。但是,真正下雨的時候,他們不經(jīng)提醒就不會主動拿傘,更不會自己打著雨傘,而是讓大人打著。只有在下雨天讓孩子自己打傘走一段路,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掌握。
3、觀察學習:
自閉癥兒童的知識是從直接經(jīng)驗中獲得的,需要別人一對一地去教。但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每件事都依賴別人教,孩子必須發(fā)展主動學習能力。觀察學習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反應泛化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學習,孩子可以從直接學習過渡到間接學習,從直接經(jīng)驗過渡到間接經(jīng)驗。
4、學習基本的“玩”技能:
反應泛化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玩”,每個孩子都是在玩中成長的,思維能力也是在游戲中發(fā)展起來的。玩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可以鞏固孩子已學會的知識,因為玩的內(nèi)容就是學習中的積累。自閉癥兒童可以減少很多自我刺激行為,因為“玩”占據(jù)了大量自我刺激時間。因此,讓孩子適當?shù)耐媸种匾?/p>
綜上所述,自閉癥康復機構不可能包辦一切,我們必須隨時隨地給星孩做泛化訓練,才能鞏固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技能。
上一篇: 孤獨癥治療的家庭訓練方法你造嗎?
下一篇: 父母該如何應對自閉癥孩子的自言自語?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