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發(fā)脾氣的“元兇”——家長不理解
瀏覽次數(shù):4220 分類:產(chǎn)生原因 分類:新聞資訊
每個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xiàn)情緒問題,對于無法表達內(nèi)心感受的孤獨癥兒童來說,這種問題尤其明顯。其實,星孩愛發(fā)脾氣的“元兇”在于家長沒有充分理解他們,他們因而產(chǎn)生了不被認同感。
毫無疑問,父母是和孤獨癥兒童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也是孩子最信賴的人,父母對他們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星孩被認可的程度。可是星爸星媽,你們反思過自己的行為嗎?
1、需求未被滿足而發(fā)泄不滿
孤獨癥兒童除了沉默寡言之外,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喊叫和哭鬧了。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由于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被別人理解,又不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就只有通過憤怒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其實,這時候他們可能是累了、餓了或害怕了。
燈光太亮、說話聲音太大、饑餓、身體不適之類的感官刺激,和受到的小挫折,都會引發(fā)孩子的不良情緒。由于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沒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憤怒就成了他們發(fā)泄的渠道。
2、批評造成孩子情緒過激
很多孤獨癥兒童會出現(xiàn)一些過激行為,不喜歡玩具就直接將它扔出窗外,或是扔在地上。有的孩子會在墻上亂寫亂畫、毀壞生活用品、將盤子和碗摔碎等。他們有時還會出現(xiàn)自我傷害的行為,比如用頭撞墻,咬破自己的嘴唇和手指。
他們這樣做,有時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有時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孩子摔壞了自己的玩具,而大人卻沒有關心他摔東西的原因,而是直接去責罰他,那么孩子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3、父母的“小題大做”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無缺、獨一無二的。但是,一些家長并沒有從合適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孩子,他們以為孩子的世界就該是五彩斑斕的,殊不知孤獨癥兒童的世界里只有黑白兩種顏色。
星孩對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發(fā)怒時,家長會非常吃驚。孩子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他們會生氣;孩子被東西絆倒,他們會覺得丟臉??汕∏∈羌议L的“小題大做”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放大了孩子的缺點,讓孩子出現(xiàn)不良情緒。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孤獨癥兒童的不良情緒都與家長的不理解有關。無論對星孩還是普通孩子,家長的態(tài)度都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及早走出“孤獨”,那么,請用愛心和耐心的甘泉去澆灌他。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