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自閉癥治療人員的分歧,還在于兒童的感情性質(zhì),這與幕后動機有關(guān)。
當大多數(shù)家庭,面臨其中一個成員的自閉癥時,他們通常也是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因此,他們不太可能對疾病的病程有任何系統(tǒng)的了解。但是,在治療人員眼中,自閉癥是一種常規(guī)經(jīng)歷。他們通常對特定疾病的進展,以及家庭對疾病的反應會有一系列連貫的期望,而且經(jīng)常會與患者或家屬的期望和假設相沖突,家屬可能認為這些想法是考慮不周的,甚至是強制性施加的。
戴維·格雷在殘疾兒童研究中也報告了結(jié)果——治療殘疾兒童的診所涉及灌輸意識形態(tài)的現(xiàn)象。這類診所將兒童“招收”為殘障人士,使治療人員對殘疾的性質(zhì)和潛在的疾病發(fā)展過程產(chǎn)生了一系列期望。這樣的期望常常與患兒父母的假設相矛盾。
通常,當自閉癥兒童對治療中心提供的行為療法沒有反應時,治療人員會鼓勵家長嘗試并且尋求替代干預療法。不像其他兒童疾?。ㄈ缣剖暇C合征、脊髓灰質(zhì)炎、肌肉營養(yǎng)不良癥),自閉癥兒童外表看起來與正常兒童無異,所以很多父母會認為他們行為異常有其他存在可能的解釋,比方說最常聽見的是“我的孩子只是發(fā)育遲緩,再等等就會說話了”。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因此忽略專業(yè)人員的診療方案,還是要進行及時的介入治療的,以期得到更好的反饋。
其次是相對“絕望”的處境。自閉癥會導致嚴重的社交及生活障礙,盡管自閉癥兒童通常對介入療法做出反應,并減輕其行為中最糟糕的方面,但治療人員卻往往沒有那么樂觀,甚至對部分恢復也沒有寄予多少希望。研究表明,十位之中會有一位自閉癥成年人過著正常的生活,但完全康復的可能性也許是百分之一。嚴重的自閉癥癥狀,加上沒有任何合理的治愈前景,意味著父母和治療中心的工作人員,很可能會經(jīng)歷一段漫長而艱難的協(xié)商期。值得欣慰的是,到最后他們還是成功地解決了大多數(shù)分歧。
從這些自閉癥兒童的父母走進專業(yè)診療機構(gòu)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令人敬佩的,接下來的輾轉(zhuǎn)求醫(yī),其中的艱難和無助感無法言表。這些父母帶著對孩子的愛和希望找到治療中心,希望孩子盡快地好起來,或者說有明確良好的預后,又或者患者成年后可以生活自理。只有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和工作人員相互理解后,雙方的情緒壓力才會降下來,康復的進展也會順暢很多。
以上就是父母和自閉癥治療人員的分歧:兒童的感情性質(zhì),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父母和自閉癥治療人員的分歧:治療愿景
下一篇: 父母和自閉癥治療人員的分歧:兒童的獨特性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