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積極配合專業(yè)機構對孩子進行自閉癥家庭康復訓練,必將事半功倍。
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和終生教師,在自閉癥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只有父母最清楚、最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其他人,包括醫(yī)生、教師等等專業(yè)人員都只能看到孩子的某個或某些方面,無法詳細了解全部問題及其實質(zhì)。
1、從時間上看
在康復機構里,自閉癥兒童人數(shù)相對來說比專職教師多,他們難以全程得到一對一的訓練機會;而對于自閉癥個體來說,本身存在多方面的障礙,所習得的知識與技能需要家庭及社會生活多方位、多角度、多時間段的泛化與演練,并且需要做到隨時隨地、全情投入、持之以恒。
2、從動機上看
父母及孩子親密的照護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動機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改善孩子的身心狀況。為了孩子與家庭未來有一個較為理想的社會生活條件,許多家長都會以強烈的責任心自覺自愿地付出努力,這是使自閉癥孩子得到有效康復的最重要的主觀因素。
3、從內(nèi)容上看
自閉癥兒童的社會能力積累多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能夠直接提供良好的實體訓練環(huán)境。一方面,家長可以將訓練機構所傳授的訓練原則與方法在生活情境中應用與鞏固;另一方面,透過家人、親朋好友、鄰居等,孩子可以接觸到最基礎的社會信息,學習到最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為將來適應社會做好相應的準備。
4、從經(jīng)濟上看
完全由專業(yè)人員進行長期的自閉癥康復教育訓練,尤其是一對一形式的個別化訓練,費用昂貴,如果家長掌握基本的康復訓練方法和技能,就可以在家庭中完成部分訓練任務,而相應地減少經(jīng)濟負擔。
5、從親情上看
自閉癥兒童的社會情感也需要從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中逐步感受和體驗,許多自閉癥兒童不會顧及別人的情感,嚴重缺乏社會適應能力,這就需要最親密的家人通過有效的親子接觸(比如按摩、游戲)一步步讓孩子體驗情感交流的快樂,產(chǎn)生情感依戀,在此基礎上泛化到周圍人群。因此,家長在自閉癥孩子情感的發(fā)展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6、從環(huán)境上看
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在家里訓練能減少自閉癥孩子的不安和恐懼感。同時,在熟悉而自然的環(huán)境進行訓練有很大的隨機性和情景提示作用,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以為把孩子交給康復機構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而是要重視自閉癥家庭康復訓練,多掌握一些干預訓練知識。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