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癥或自閉癥傾向時,很多家長都疑惑:我的孩子這么聰明可愛,怎么可能是自閉癥?會不會是誤診了?
還有些家長會想:孩子還小,就是發(fā)育的比較慢而已。等他長大了,自然就跟上了?,F(xiàn)在醫(yī)生的誤診率這么高,肯定是診斷錯了。
家長們有這樣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誰都不希望孩子有健康問題。但主動接受事實,尋找救好的解決方案,才是應該做的。
我國自閉癥患兒已超千萬
全世界的自閉癥患者人數(shù)已達7600萬,僅我國就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也就是說,每100個孩子里就有1個患自閉癥。一個孩子的確診就意味著一個家庭的不幸,按照一家三口、祖孫七人計算,甚至會影響到數(shù)千萬國人。
自閉癥患兒從小就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大約3-7歲時,家長和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明顯比同齡人幼稚,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過度興奮和多動;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我行我素,常常對大人的指令置若罔聞;不會用恰當?shù)姆绞浇涣?,一些孩子在學習期間經(jīng)常和同學發(fā)生沖突。
自閉癥患兒常被誤診
很多人都以為自閉癥就是不說話、不理人,其實,自閉癥患兒中有很多是阿斯伯格綜合征,以男孩居多。他們能說話、智商也不低,但是不會同人打交道。
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多話、多動、行為刻板、興趣愛好狹窄、社交溝通有困難,他們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不會轉(zhuǎn)彎”,容易出現(xiàn)傷人行為。
這類孩子大多智力正常,有時被醫(yī)院誤診為多動癥,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關注更多集中在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等方面。他們經(jīng)常因為這類問題被老師批評,被家長責罵。等到家長發(fā)現(xiàn)問題時,已錯過2-6歲的自閉癥最佳治療時間。
如果孩子在2-3歲時出現(xiàn)不能對視、語言發(fā)育遲緩等異常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及早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通過科學的干預訓練,促進孩子的康復。
自閉癥篩查刻不容緩
比起形形色色的自閉癥治療方法,患兒的早期確診和干預更重要。遺憾的是,由于家長的認知誤區(qū),很多本可以及早康復的孩子被耽誤了。
美國兒科協(xié)會建議孩子在9個月大的時候進行首次自閉癥譜系障礙篩查,接下來,在18、24、30個月大的時候,在常規(guī)發(fā)育監(jiān)測中進行自閉癥篩查。我國也有很多專家建議,應該對國內(nèi)9個月兒童進行自閉癥篩查。此外,國內(nèi)普遍對自閉癥的診斷在三歲以后,而發(fā)病卻在三歲之前,因此,三歲前的孩子通常被診斷為“自閉癥傾向”。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孩子是否被確診為自閉癥,只要他確實存在類似癥狀,家長就該及早帶孩子進行自閉癥康復訓練,不必糾結于孩子是否被誤診。因為即便被誤診了,孩子也肯定存在一些類型的發(fā)育遲緩,及時提升能力是刻不容緩的。
上一篇: 自閉癥患者分裝的“星愿米”行銷全臺灣
下一篇: 成人自閉癥患者得抑郁癥的風險竟然這么高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