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阿根廷一位自閉癥少年的媽媽登上了TED演講,她分享了自己學(xué)習(xí)并幫助她兒子的故事,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發(fā)出呼吁——“關(guān)愛自閉癥,需要的不是專家,不是英雄,而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的一點點關(guān)懷。”
這位媽媽名叫Carina Morillo,她是自閉癥人士社會融入的倡導(dǎo)者,也是阿根廷非盈利組織Fundación Brincar的總裁和創(chuàng)始成員,這家組織成立于2010年,一直致力于改善自閉癥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zhì)量。
Carina的兒子在兩歲被確診為自閉癥,那時候他們生活的地方還沒有網(wǎng)絡(luò),除了醫(yī)生的一紙診斷,她對自閉癥的概念一無所知——她只知道兒子跟別人沒有眼神交流,不會說話,對詞匯也沒有反應(yīng)。
Carina Morillo需要找到與兒子溝通的方式,找到自閉癥兒子跟這個世界共處的方式,但她最初的行動,只是憑直覺。在TED演講現(xiàn)場,這位母親的演講多次被觀眾的掌聲打斷。
下面是這位母親的演講內(nèi)容:
我和兒子的眼神對視是這樣開始的:“看著我?!边@句話把我變成了眼神交流方面的專家。
我是伊萬的母親,他今年15歲,患有自閉癥,至今都不會說話,但他可以通過ipad來跟人交流,他的語言是由不同圖像組成的。
伊萬在兩歲半時,就被診斷出自閉癥,十多年過去了,那天的記憶依舊刺痛我的心。
拿到診斷結(jié)果后,我和丈夫都很迷茫,我們不知道該做什么,那時候還沒有網(wǎng)絡(luò),你無法從谷歌上得到任何想要的信息。所以,我們剛開始的一系列行動,只能憑直覺進行。
伊萬的自閉癥癥狀很明顯,他不肯與我們進行眼神交流,他會忘了那些他能聽懂的詞匯,他不會說話,無法對自己的名字和我們的問題作出回應(yīng)……只是自己玩自己的,仿佛人類的語言都是噪音。
我們想知道他究竟怎么樣?感受是什么?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與他對視,跟他目光交流,然而,這唯一的橋梁也被阻隔了。
作為媽媽,我該如何教會他生活呢?
我慢慢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做伊萬喜歡的事情時,他就會勇敢地、認真地看向我,這時我們的眼神彼此相通。
后來,我全心投入和他一起做他喜歡的活動,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眼神交流的機會。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和他姐姐一起,花好幾個小時玩貼標簽的游戲。當(dāng)我們興奮地說“抓到你了!”,他就會很興奮地環(huán)顧四周尋找我們。在那一瞬間,我能感受到,我的自閉癥兒子鮮活地存在于我們的世界當(dāng)中。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