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干預治療的流程之五:記錄訓練過程
瀏覽次數(shù):1501 分類:康復訓練
自閉癥干預治療的最后一步,是記錄教育訓練過程。
1、平時訓練的記錄
自閉癥的訓練是結構化的、安排嚴謹?shù)?,在設計訓練課程和內容時,我們就應做出較為完善的安排了。有訓練計劃,就應該有訓練進度記錄,包含各個計劃訓練內容的進展情況,這個記錄通常和訓練計劃寫在同一張紙上。其中除了時間表、課程安排之外,還要有對自閉癥孩子訓練表現(xiàn)的簡單評價,這是我們在日常康復訓練中需要做的最原始的記錄。
自閉癥干預治療中還需針對孩子的部分行為或能力進行記錄。比如,如果自閉癥孩子的生活自理(如吃飯、穿衣、如廁、獨立睡覺)能力不足,可針對這些行為建立記錄表,按周或天進行記錄及獎勵。如果孩子存在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行為,可采用問題分析記錄表或每天周行為次數(shù)記錄表,進行相應的矯正或獎懲。
2、養(yǎng)成寫成長日記的習慣
建議家長養(yǎng)成為自閉癥孩子寫成長日記的習慣,經(jīng)常睡前抽出十來分鐘的時間,回憶一下當天與孩子的各種事情,包括干預訓練的或生活的,愉快的或痛苫的,成功的或失敗的,把經(jīng)驗教訓簡單記錄下來。這不僅是記錄和積累,還是疏泄和抒發(fā)。家長從中可以釋放教育自閉癥孩子的壓力,增加對孩子的理解和寬容,也幫助家長客觀分析問題和增強教養(yǎng)能力。一些家長通過博客記錄自閉癥孩子的訓練過程,不但讓自己獲益,還讓很多其他家長得到啟示和幫助,值得提倡和鼓勵。
3、分階段的評估和記錄
孩子是不斷發(fā)展的,由于自閉癥兒童的可塑性,在教育訓練階段應抓住每個階段的發(fā)展進度,既了解進步,也及時發(fā)現(xiàn)不足。自閉癥兒童變化得越快,階段評估需要越頻繁,家長自己應至少每3個月或半年對孩子進行回顧和評價,對年幼孩子重點回顧行為、認知、社交等方面,對年長孩子還要注意在校表現(xiàn)、情緒等。家長通過定期的記錄評估,如果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最近進步較慢或問題較多,就要注意主動聯(lián)系醫(yī)生或自閉癥治療師,咨詢并改進訓練方法。有計劃、分階段的記錄過程,也是新的評估過程和家長能力成長過程。
以上就是自閉癥干預治療的流程,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