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如何看待孤獨癥譜系障礙呢?
自閉癥成因包含基因、染色體等原因所導致的問題,從現有的診斷標準來看,是否把這些基于遺傳因素的疾病排除在孤獨癥譜系障礙之外呢?目前從DSM-5上來看,孤獨癥譜系障礙,不再有基于基因、染色體出現問題的疾病名稱了,而把這一類劃歸為精神疾病的其他障礙進行思考了。
從全球的角度看,大家普遍認為自閉癥是個謎,究竟謎在哪里呢?其實謎就謎在它的成因多種多樣,不是醫(yī)學和科學所能夠窮盡的。從既往的成因探索上看,不僅有神經發(fā)育的成因,也有遺傳上的成因。比如自閉癥家庭中,有的孩子被診斷為“貓叫綜合征”,有人說這是染色體缺失所導致的一種疾病。至于這樣一個結論現在是不是已經定型,這可能是全世界基因專家、染色體專家都在探討的科學難題。把這樣一個疾病納入到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不是最恰當最適合,或者納入到其他精神障礙,也許是一個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
自閉癥對很多家長之所以是個謎,也是因為有的孩子出現的疾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叫什么病名,又是科學手段檢測不出來的,屬于5.6%的罕見癥狀。如果孩子的疾病屬于DSM-5所列入的神經發(fā)育障礙,是可以通過CT技術、核磁技術等檢測出來的,換句話說,可以用科學的手段檢測出來,得出的結論是屬于科學性的,家長似乎更容易接受一些。
關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標準,DSM-5根據每種特征的損傷程度區(qū)分了之前單獨命名的像“阿斯伯格癥”,或者“廣泛性發(fā)育障礙”中沒有明確的類型。因此,這些類型就統一改成孤獨癥譜系障礙。從2013年開始,“阿斯伯格癥”和童年期瓦解性障礙”“雷特癥”等單獨屬于自閉癥范疇的名稱,即不再存在,統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這意味著從此精神科醫(yī)生不再給出阿斯伯格癥、雷特癥、童年期瓦解性障礙這些診斷名稱了,而統一用孤獨癥譜系障礙來涵蓋。
家長應如何看待孤獨癥譜系障礙?以上就是99自閉癥網為您整理的答案。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