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療法可以提高自閉癥兒童語言溝通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
一、利用聲勢教學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達到與人交流的愿望
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都對音樂有著特別的愛好,所以音樂對他們有干預和治療的作用。奧爾夫音樂中聲勢教學主要是運用拍手、拍腿、跺腳、捻指這幾個基本動作不斷加以變化,患兒肢體動作不太協(xié)調(diào),但是這幾個基礎性的動作他們能夠勝任,他們對于不太精熟的項目很難進行嘗試,因為具備了這幾個動作的前備技能,所以他們在學習時與教師的互動和溝通會順暢很多,不會受到情緒的干擾和控制,這也是一些自閉癥治療師在進行教學中首先把聲勢放在開始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原因。
在進行聲勢教學時,手勢的變換動作要比教授普通兒童慢,教室里還需要配備其他教師對自閉癥兒童適時加以輔助。當患兒眼神和動作跟隨教師的時候,教師馬上要給予強化,增強孩子的自信。從簡單的手勢動作逐步加大難度,由最初的單聲部的節(jié)奏過渡到二聲部甚至三聲部,教學方法由單聲部模仿到卡農(nóng)再到和聲以此來提高自閉癥兒童對人的關注力、指令接收能力、模仿能力等。
自閉癥兒童的關注點和普通兒童有很明顯的區(qū)別,他們更多地關注物而并非人,所以在與人進行溝通時存在明顯的障礙,如果把他們的關注點進行轉移同時提高注意力,他們就會有明顯的對人交流的愿望。
二、運用動作律動教學,促進孩子語言的發(fā)展
奧爾夫的動作律動教學主要是采用兒童之間的互動方式。自閉癥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tǒng)失調(diào),對于觸覺非常敏感的孩子,與人接觸時他們是比較抵觸和排斥的,可以借由這種方式使他們這種行為進行脫敏。
在音樂中可先加入握手、碰肩、互相拍手等小藥圍的觸碰,適應以后加入互換朋友、互相擁抱、貼臉等親密性動作,在音樂律動中穿插指令教學,例如向前、向后、向左移動等方位名詞,旋轉、蹲下、跳躍、拋、扔、拿等動作動詞,挽手、搭肩、踮腳等與身體部位相對應的名詞。把美術揉入音樂教學中讓孩子在音樂活動中泛化所學的語言技能,經(jīng)過長時間的音樂干預治療,自閉癥兒童聽覺和對指令的理解有明顯提高,主動性語言在這樣的刺激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關于奧爾夫音樂療法如何提高自閉癥兒童語言溝通能力,我們將在一下篇文章中繼續(xù)為您分享相關內(nèi)容。
上一篇: 自閉癥社會故事教學的實施方法與通則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