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對自閉癥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家庭成員對自閉癥的認識程度不同
這會導致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不同。例如,有些祖輩會認為自己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弱是“貴人語遲”的表現(xiàn),或認為孩子不與人交流互動只是因為性格內向,并不認為孩子的特殊表現(xiàn)是一種問題,因此不夠重視,也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而父母則可能了解到自閉癥的一些特點,并積極向專業(yè)人士尋求幫助。
二、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期望不同
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孩子的學業(yè)困難或者其他問題抱有不同態(tài)度。雖然孩子被診斷有自閉癥,但一些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智力是很好的,特別是當孩子在某些方面呈現(xiàn)出很好的才能如記憶力、繪畫能力時,可能會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希望孩子的學習始終能跟得上班里的其他孩子,或者是想運用一些方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果孩子是隨班就讀學生,也有一些家長可能希望孩子獲得很好的學業(yè)成績進而“脫帽”,不再作為隨班就讀學生。有的家庭成員則可能更多關注到孩子異于其他孩子的方面,對孩子的期望過低,或者覺得孩子可憐,對孩子懷有愧疚、憐憫和補償的心理。過分溺愛或過低的期望使得家長在學習上對孩子的要求較低,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更可能持容忍、忽視或者無所謂的態(tài)度。
三、家庭成員對教育干預、康復治療的認識不同
這會導致他們在教育孩子時傾向于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對自閉癥孩子進行醫(yī)療康復是有必要的,但有些家長過于重視治療,每日奔波于求醫(yī)問藥,忽視了教育的作用。
有的家長忙于工作,無法投入較多時間在孩子的教養(yǎng)上,或者認為教育訓練對孩子產生不了效果,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而忽略平時對孩子應有的教育和陪伴。有的家長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行為,更要嚴加管教,才能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有一些家長將孩子的教育歸于學校和教師的責任,認為自己不了解自閉癥、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或工作繁忙沒時間教育孩子,忽略了自己也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主體。
綜上所述,家庭成員對自閉癥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不一致。
上一篇: 家長不承認自閉癥孩子存在問題怎么辦?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為什么需要融合教育(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