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國際腦腦科學團隊聯(lián)合攻關,成功制備出模擬人類自閉癥SHANK3基因突變的新型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此項成果被發(fā)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
研究依托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的深港腦科學創(chuàng)新研究院,以及深圳市籌劃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設施研究平臺。由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山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等團隊合作開展。
目前,醫(yī)學界并不清楚引發(fā)自閉癥的確切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而康復訓練作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只能改善自閉癥的癥狀,并不能從根本上治愈。
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研究員周暉暉是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表示,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與人類在進化上比較接近,在大腦結構與功能方面也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非人靈長類有望成為模擬部分人類腦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
同時,研究人員對于自閉癥產生高度相關的SHANK3基因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攜帶SHANK3突變的非人靈長類動物表現(xiàn)出與自閉癥人士相似的行為特征和大腦連接模式。
論文的另一位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所長羅伯特·德西蒙表示,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未來對人們理解自閉癥的病理、促進藥物研發(fā)與應用將起到積極作用。
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建立為自閉癥機理的解析和臨床干預方法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是國際神經(jīng)科學界近年在腦疾病動物模型研究方向取得的關鍵性突破之一。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