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有哪些呢?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之一:消退
對于以“獲得” (物品、注意)和“逃避/防止”(做事、去某個環(huán)境)為目的的問題行為(比如發(fā)脾氣等),采取“消退法”是首選。對自閉癥孩子的這些行為要不予理睬,而且要能堅持住原則并能持之以恒,對孩子好的表現要大力表揚。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會逐漸減少。
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之二:懲罰
有些問題行為必須立即消除,比如咬人、嚴重破壞東西、嚴重自傷等,這時采取一定的懲罰手段就十分必要了。咬人和嚴重毀壞東西的行為發(fā)生后,除了嚴厲譴責“這樣不對”之外,要立即把自閉癥孩子送去隔離。對于嚴重自傷的行為要采取限制身體的措施,可以立刻抱住他的身體等。
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之三:轉移
對于一些具有“自我娛樂/自我滿足”或“釋放/舒緩”功能的自我刺激行為(如搖手、念念有詞等),以及一些固執(zhí)、重復行為,要找一個替代行為讓自閉癥孩子學習,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意義的事物上,同時,要為其建立有效的社會行為,多教他做互動活動和游戲。比如幫成人做事,一塊兒玩拼圖游戲或球類游戲。
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之四:阻斷
即把行為的刺激源切斷。比如,處理自閉癥孩子摔東西、撕東西的行為;首先通過改變環(huán)境來減少不良行為,如把貴重的、易碎的東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把能撕的東西(如報紙、書籍)收藏起來。引導孩子對生活中實用的、正常的活動感興趣,是解決自閉癥孩子破壞行為、自我刺激行為的最佳辦法。
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之五:系統(tǒng)脫敏
指自閉癥孩子在安逸而放松的心境下逐漸接近所懼怕的事物,或是逐漸提高恐懼的刺激強度,使懼怕事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完全消失。比如,處理孩子懼怕到人多的餐館就餐的行為,就可以為他安排這樣一個程序:先讓孩子習慣到普通餐廳就餐,再讓他習慣到人多的餐廳就餐。對害怕剃頭、害怕洗淋浴、害怕單獨進房間等一類的問題行為,都可以設計出一個逐漸脫敏的程序幫助孩子。
以上就是自閉癥行為干預療法的主要內容,由99自閉癥網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閉癥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訓練方法
下一篇: 孤獨癥兒童視覺配對教案(認知理解訓練)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