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前庭功能訓練方法:蹦床和獨角凳
瀏覽次數(shù):1361 分類:感統(tǒng)訓練 分類:治療方法
蹦床和獨角凳作為常見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方法,可以鍛煉自閉癥兒童的前庭覺功能,具體方法如下:
一、蹦床
1、單人蹦床:
家長或老師幫助自閉癥兒童上到蹦床上,開始時可由大人輔助,孩子熟練后可自己蹦跳。大人應注意孩子安全。蹦跳是對地心引力更強烈的抗拒,孩子落在蹦床的一瞬間使骨骼震顫,力量由腳部向上傳送更好地刺激大腦。此項活動對平衡感神經(jīng)體系慣性的破壞和重建最直接。
變式:雙人蹦床,此活動可以使孩子重力感覺更加多變。
2、蹦床接球:
自閉癥兒童在蹦床上一邊跳動一邊和家長或老師進行拋球活動。這個活動不但可以達到單人蹦床的效果,還可以在運動中隨時接受外界的刺激,并靈活地做出正確的反應。
3、圓圈蹦床:
自閉癥兒童與家長或老師分別握住圓圈,大人牽引孩子蹦跳。此活動在單人蹦床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警覺性。
二、獨角凳
1、坐凳晃動:
自閉癥兒童坐在獨角凳上,雙腳撐地并攏,雙臂側(cè)平舉。家長或老師雙手扶住孩子雙肩進行前后左右擺動或360度晃動。獨角凳只有一個支點,孩子坐在獨角凳上為保持身體平衡需要不斷調(diào)整身體的重心;腿部支撐使腿部張力增強,對前庭神經(jīng)有較強的刺激。
2、坐凳旋轉(zhuǎn):
自閉癥兒童坐在獨角凳上,身體立直,雙臂側(cè)平舉,雙腿呈V字形打開。孩子側(cè)腳移動進行360度旋轉(zhuǎn),可順時針旋轉(zhuǎn)也可逆時針旋轉(zhuǎn)。此活動在坐凳旋轉(zhuǎn)的基礎上強烈地刺激前庭器官,使前庭器官更加成熟。
3、前合后仰:
自閉癥兒童坐在獨角凳上,背對墻面,背與墻面之間留5厘米左右間隙,家長或老師雙手拉孩子雙手,協(xié)助孩子舒展軀體靠在墻面,隨后返回,逐漸增加孩子與墻面之間的距離,慢慢減少大人的支持。隨著孩子前合后仰的幅度增大,刺激前庭接收器,使接收器產(chǎn)生信息,刺激前庭神經(jīng)核。
三、平衡踩踏石
將踩踏石排成一列,踩踏石的方向可橫向可縱向,踩踏石可正放也可倒放;自閉癥兒童身體立直,雙臂平舉,從踩踏石上面走過去。當孩子熟練時,踩踏石可以不擺成直線。此活動提高了孩子的重心,孩子在行走過程中體會重心的不斷變化,重建重力感;而踩踏石本身不穩(wěn)定的特點,使孩子在行進過程中需要不斷調(diào)整身體以保持平衡。這樣,輸入前庭系統(tǒng)中的信息增多,前庭平衡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大陀螺
自閉癥兒童盤坐在大陀螺中,頭部抬起,家長或老師旋轉(zhuǎn)大陀螺。這個活動可以使中耳平衡系統(tǒng)警覺起來,迅速接受強烈的壓力,破壞過去扭曲的重力感慣性,重新進行調(diào)整及感應,重建新的平衡能力。此活動還可以雙腿伸直并攏進行。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前庭功能訓練方法:蹦床、獨角凳和大陀螺,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前庭功能訓練方法:平衡臺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藝術(shù)療愈的要點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