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是孤獨癥PRT療法的要素之一。
大多數人都不是天生就有能力來進行自我管理:無論是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限制自己在聚會上喝酒以及不要暴飲暴食,還是制訂購物清單、檢查工作任務、寫新年計劃等,都需要我們有自我控制的能力。選定目標行為和制訂自我管理計劃能夠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我們有時甚至會從朋友和家人那里獲取意見,來幫助我們了解需要進行自我控制的行為,而自我管理是改善這些行為非常好的方法。對于正常兒童和成人有許多自我管理計劃,例如成人是從學習如何正面積極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到不在會議上爭吵。自我管理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許多孤獨癥兒童需要額外的幫助來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為,但是一旦他們擁有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我們會看到他們身上積極的變化。最重要的是,當他們學會了這項技能,他們就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由于孤獨癥兒童在社交方面有困難,他們可能需要一些幫助去學習如何對一些行為進行自我控制,以及如何通過自我管理來增加其好的行為,從而幫助他們適應社交場合。
在開始自我管理項目之前,孩子需要先完成幾件事情。他必須首先學習辨別需要和不需要展現的行為。他可能會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學會。然后,孩子必須跟蹤記錄自己的行為,記下他成功完成所需行為的次數或時間長度。當他成功達到了先前商定的次數或時間長度時,他需要得到獎勵,獎勵可以由其他人提供,也可以由他自己選擇。
學習自我管理對孩子的獨立很重要,但需要謹慎和系統(tǒng)地實施。遺憾的是,自我管理項目往往沒有得到正確的執(zhí)行。曾有一個孤獨癥兒童曾因其分心行為接受自我管理的干預。這個孩子已經完全融入了小學的課堂,但是無法完成作業(yè)。但這個自我管理項目中,學校之前是從5分鐘的時間間距開始執(zhí)行,這是基于學校老師認為這個孩子在課堂上可以參與的時間長度制訂的。他的自我管理表上有一整張記錄模糊的行為清單,老師一有時間就在他的表上做記號,通常最多是每15-20分鐘一次。
這個項目在實施上有很多問題:首先,如果由老師來記錄的話,這根本就不是孩子真正的“自我”管理。其次,孩子在學校需要減少的不良行為太多了,包括:眼睛盯著前方發(fā)呆(分心行為)、把物品放進嘴里(從石頭到訂書釘不等)、吸吮他的手指和衣服、在不合適的時間玩東西(地毯、鉛筆、剪刀),等等。
上一篇: 孤獨癥PRT療法的要素:同理心(二)
下一篇: 孤獨癥PRT療法的要素:自我管理(二)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