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普遍在溝通技巧、尤其是接受性語言方面存在困難。
典型的例子是,他們通常會引導并抓著大人的手,去獲取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不是正確的溝通方法,因為孩子并沒有把需求表達出來,只是把大人的手當作物品來用,就像大人會用棍子去撥落卡在樹上的球一樣。
有些孩子很容易認識物品的名詞,但理解抽象名詞或相關意義卻比較困難。有些孩子會講一些句子,但沒法自發(fā)性的把它們構成有意義的談話。自閉癥孩子對文法結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較弱,通常只會使用已經(jīng)學會的句子和結構。如果他們的仿說沒有被修正轉化,仿說可能會變成他們的終身語言。
接受性語言是一種了解的藝術。 在表達自己之前,一定要先能了解別人所有的溝通信息(包含語言、肢體、眼神和各種信號的意義)。認識物品名稱、詞匯的意義等,都屬于接受性語言。
下面是一些接受性語言的技巧,可以幫助自閉癥孩子學習各種溝通的意義:
一、指向與要求
用手指指向人或物品,是嬰兒發(fā)展最早期的溝通本能,也是最容易教導的溝通技巧。
1、拿著孩子想要的食物或玩具,距離在他夠得到的范圍之外一點,不要直接給他。問他“你要什么?”或者說“指給我看你要的東西”。
2、扶著孩子的手并幫他伸出手指指向物品(用孩子慣用的手)。
3、一旦孩子正確的指出,就立即把強化物給他。當指向與要求的方式慢慢發(fā)展成形后,孩子就不會產(chǎn)生挫折感。同時,家長要不斷變化目標物品,幫孩子把這個技巧泛化。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