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了嚕!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有這么多危害
瀏覽次數:2121 分類:感統(tǒng)訓練 分類:癥狀表現
人身的各個器官都是互通有聯(lián)系的,生物體系上的感覺對人體影響重大。自閉癥治療中常說的“感覺統(tǒng)合”是什么意思呢?自閉癥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有哪些危害呢?我們請專業(yè)醫(y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
學習能力是大腦、身體感官、神經組織之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和平衡感官,通過中樞神經、分支和末端神經組織,將信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qū)的過程,被稱為感覺學習。大腦整合信息并作出反應,再通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動作的過程,被稱為運動學習。
感覺統(tǒng)合是由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形成的,感覺統(tǒng)合不足會造成腦功能反應不全,進而引發(fā)學習困難。
1、平衡感是人類行動的基礎
平衡能力主要來自骨架和中樞神經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規(guī)管組成辨識神經體系,以協(xié)調身體和地心引力的能力。這種能力發(fā)展自母體的胎位變化開始,初生兒由平躺、翻身、七坐八爬,才能站立起來,進而靈活操作大小肌肉,這些都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平衡感不佳,會形成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容易跌倒、拿東西不穩(wěn)、走路撞墻、注意力不集中、心煩氣燥、好動不安、有攻擊性、人際關系不良等狀況。由于中樞神經發(fā)育不健全,影響語言能力發(fā)展及左腦的組織判斷,使邏輯能力陷于混亂。
2、觸覺是神經體系的營養(yǎng)
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后發(fā)展成皮膚及神經系。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感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yǎng),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辯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度和情緒的好壞。
3、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
在大腦后下方腦干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做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的功能被稱為前庭覺。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信息,作出過濾和辯識后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致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是長大以后的視、聽性質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jié)活動訊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訊息作回應,所以前庭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xié)調,才能正確辯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了。
前庭覺不良,身體活動會立刻受到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聽神經系統(tǒng)都會扭曲,形成閱讀、聽寫及寫字上的困難,特別是大腦的中樞神經貫穿前庭覺,前庭神經不佳,身體行動及左右腦思考都會陷入混亂,更會引發(fā)語言發(fā)展的嚴重障礙,也成工學習困難最主要的原因。
4、本體感是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的根源
正常人不用看鏡子,就能準確摸到眉毛和鼻子;不用看階梯,就能靈活地拍球、開車、游泳、上下樓梯、騎自行車。本體感是指雙手雙腳和身體雙側協(xié)調,動作自如。
本體感又被稱為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是肌肉、關節(jié)運動神經組織、身體神經組織和大腦長期互動練習過程中,協(xié)調出的自動自發(fā)能力。只有平衡感、觸覺、前庭覺良好,本體感便才能健全發(fā)展。
人類身體的活動大多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人不用總是顧及身體的行動,心情才不會緊張焦慮,手腳才能靈活,也才能有足夠的自信。本體感發(fā)展良好,大腦功能才能發(fā)揮自如,觀察力才會變得敏銳、反應才會迅速,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才能充分發(fā)展。
5、怎樣有效治療感統(tǒng)不足、學習困難的孩子?
找出根本原因是關鍵,由于孩子行為上已經產生了多重困難,很難判斷真正原因和不足程度。目前大多采用生活資料核對法,由教師或父母針對幼兒行為填寫核對表,再由有經驗的專家進行對比,來判斷原因。但由于填寫者本身程度不一,常常存在偏差。
要是能直接觀察孩子的身體及行為,正確性更高。實際上,幼兒的任何表情、動作都在反應他身體和神經組織的需要,觀察者一定不能批評孩子,而是要安靜客觀地審視孩子的行為,這樣才能直接了解原因和不足程度。
自閉癥兒童的多動、膽小和焦躁,本質上都是自我治療。只是在不正確的互動下,他們可能會遭遇更多挫折,需要大人有系統(tǒng)的幫助。治療決不能僵化或采取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據孩子身體的需要,觸動他的身體能量并引發(fā)正確動作,來發(fā)揮他身體自動自發(fā)的自療效果,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有哪些危害?看了上述文章內容,大家對這方面的介紹是否有所了解了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能夠好好參考了解一下,對孩子的照顧萬萬不能馬虎。
上一篇: 減輕兒童自閉癥癥狀的正確姿勢
下一篇: “假自閉癥”到底是個什么梗?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