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成為天才的表現(xiàn)
瀏覽次數(shù):685 分類:新聞資訊 分類:癥狀表現(xiàn) 分類:自閉癥天才
自閉癥成為天才的表現(xiàn)是什么呢?
當一個人具有某種獨特的天賦但智商比常人低時(IQ為30 –?70),人們就會稱他為“學者”。這是朗頓·唐(Langdon Down)在1887年發(fā)明的術語。他表示自己從未見過一例女性的白癡專家。事實上,女性“學者”的確是存在的,但是男孩占了絕大多數(shù)。雷斯利·萊姆克(Leslie?Lemke)就是一個例子。
雷斯利是一個早產(chǎn)男嬰,失明,患有腦癱,左前額葉異常。7歲時,他的母親讓他摸了一會兒鋼琴鍵,一年之內(nèi)他就可以演奏6種樂器。14歲時,他在一部電影中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天早上他就能將整個曲目完美地彈奏出來。他以極好的即興演奏天賦而聞名。一段音樂只要他聽過一遍,就能毫無困難地即興創(chuàng)作出一段具有那位作曲家風格的音樂。他舉辦過很多場古典音樂會,但是他有很嚴重的智力缺陷——智商僅為58。
自閉癥成為天才的表現(xiàn)是什么呢?有的自閉癥患者會具有天賦,但是只有像丹尼爾·塔米特那樣的例外才能具有多層面的天賦。非凡的天賦通常在男孩身上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藝術、音樂、日歷計算或者閃電般快速的心算方面,而且還常常伴有驚人的記憶力。
一位日本的自閉癥天才旅行了幾個月后,極為具體地畫出了他在旅途中所看見的事物。他似乎能夠將所有進入短時記憶的信息儲存到長時記憶中去。他們可以記住大量的瑣碎的事實,例如車牌號、鐵路時刻表,而且似乎無法忘記信息。不過,丹尼爾說他現(xiàn)在無法再背出成千上萬的π的數(shù)位了,他必須再花工夫背誦才行。超常的記憶能力并不足以讓我們稱一個人為“天才”,這個人還必須同時具有實際的天賦。
藝術家類型的“學者”總是對一種特殊的主題和專門的技術具有強烈的偏愛。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幾乎從來不畫人物,負責社會交往的大腦是他們的弱點。
以上就是自閉癥成為天才的表現(xiàn)和比例,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獨癥兒童的康復目標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