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是自閉癥兒童的教育趨勢,而下面是兩個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課例。
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課例之一
自閉癥兒童明明6歲了,進入小學。上算術(shù)課的時候,明明和小朋友一起寫1-10這幾個數(shù)字。但學的越來越難,明明跟不上。老師想了很多辦法,安排明明在本子上寫數(shù)字,寫的時間長了明明也厭煩了;安排明明看書,開始時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后來就下座位去圖書角看書;安排明明玩橡皮泥,這是明明最喜歡的,但是喜歡的也有厭煩的時候。明明開始自言自語,聲音越來越大,老師無法上課。明明表示要離開教室。于是,數(shù)學課的時候,特教老師就安排他在另一個房間上個訓課或是和特教班的小朋友一起。
自閉癥兒童明明上課的表現(xiàn)源于對老師教學的不理解。明明的自言自語影響了其他小朋友,對于這樣的問題,應盡量在集體教學中解決,能不隔離盡量不隔離,而且征求孩子的意愿。針對自閉癥孩子在集體課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考慮到另外一個環(huán)境中,比如個訓教室或其他小組課堂作為集體環(huán)境的資源補充,我們稱之為資源班。資源班可以是一個孩子上課,也可以是幾個孩子一起上課。
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課例之二
高功能自閉癥兒童寧寧的學習能力很好,他的主要問題是和小朋友的交往和語言的表達。上幼兒園中班時,老師決定給寧寧安排個訓課,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開始時,老師安排上午某個固定的時間給寧寧上課。寧寧上個訓課特別開心,情緒高漲,但是老師反映寧寧回到班里異常興奮,中午不睡覺,還影響其他孩子,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于是,老師將個訓課調(diào)整到下午放學以后的時間,不打亂寧寧在班上的節(jié)奏。
寧寧的成長經(jīng)歷給予我們的啟示是,面對有能力隨班融合的自閉癥兒童,如何找到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和推著他進步之間的平衡。顯然,個訓課對于寧寧的作用主要是心理的放松。隨班融合的要求是寧寧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度,但孩子需要努力和堅持。調(diào)整個訓課的時間就是為了讓他進步,而不能滿足他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qū)里。隨班融合階段是對自閉癥兒童很大的挑戰(zhàn),需要把握好要求的度和節(jié)奏,不能急于求成。
以上就是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課例,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下一篇: 自閉癥家庭訓練內(nèi)容:角色認知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