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語言上存的缺失,其實是通過訓練加以改善的。這就需要家長朋友多做一些幫助,讓他們盡快恢復。孤獨癥兒童的日常生活進行語言訓練要如何做呢?我們來看權威專家的介紹。
1、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流機會: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以為孤獨癥兒童不會說話,就不跟他說話。恰恰相反,要不斷尋找與他說話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去洗手的時候不要直接拉著他去,而是先問他:“手臟了怎么辦?”“洗手。”洗完了再問他:“剛才干什么了?”“洗手了。”
2、用語言描述每個動作
有些孤獨癥兒童完全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在最初階段用簡明的話說出答案,在每個動作環(huán)節(jié)上都加入語言描述,比如:“去洗手”“打開”“抹香皂”“沖一沖”“擦手”“掛起來”“回去”等。
3、從自問自答到一問一答
在日常生活中與孤獨癥兒童進行語言交流的機會有很多。初始階段,很可能是家長在“自問自答”,而這正是讓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如果孩子的手臟了,就應當看著他的眼睛,說:“手怎么了?”等他回答“臟了。”等待幾秒后他要是答不出來,就提示他或告訴他“臟了。”接下來問:“臟了怎么辦?”鼓勵孩子回答“洗一洗”,然后再問:“在哪兒洗手”等他回答“在洗手間”。然后把洗手間的方向指給他看,讓他走在前面去洗手。
很多人把“語言訓練”理解為讓孤獨癥兒童坐在對面,教他說“a、o、e”,或是“蘋果”“書包”“我要吃香蕉”。實際上,只有對那些沒有主動語言,或只有少量發(fā)音的孩子,在訓練初期為了提高他們的針對性能力,才做這種訓練。即便是訓練這類孩子,也要大量利用各種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場景。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孤獨癥兒童的語言,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把孩子送到孤獨癥康復中心只是干預訓練的一方面,如果沒有富于生活情境的鞏固和繁華,孩子的能力無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