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PECS的六個訓練階段包括:
一、以物換物
當自閉癥兒童看到一件很喜歡的物件時,能主動拿取該物件的圖卡,交到訓練員手中,以換取喜歡的物件。一般而言,在五次訓練中,孩子有四次都能主動地拿圖卡交換老師手中的物品,這一階段的目標就基本達到,可轉(zhuǎn)入下一階段的訓練。
二、擴展主動性
自閉癥兒童主動走到溝通板前拿起圖卡,然后尋找老師并把圖卡交到老師手中,達到80%的成功率就表示基本達到目標。這個階段與上一階段相同的地方是仍進行實物交換練習,所不同的是圖卡的放置有變化,不在孩子伸手就能拿到的桌面上,而是放在了與孩子有一定距離的溝通板上,需要孩子運動身體去取圖卡。另外,老師和孩子的位置也有變化。
三、辨認圖卡
當自閉癥兒童想得到某一物件時,他會走向溝通板,在眾多圖卡中取出正確的圖卡,走向老師,把圖卡交到其手中來表示要求。前兩階段的訓練都是以一張圖卡去換取物品,沒有其他的干擾因素,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這一階段雖然仍是用圖卡去換取物品,但是逐漸增加了辨別的難度,即要求孩子從多張圖卡中選出喜歡的那張。同時,物品已不在桌面上,而是放進了一個隱蔽的地方。
四、句式結構
當自閉癥兒童想要得到某物件,他要走到溝通板處,主動組合“我要XXX”的句子。前三個階段的訓練都是以一物的圖卡來交換該物,構成的交流模式是下面這樣的,老師說,“我有餅干”,孩子應答,拿圖卡去換餅干。孩子這一動作表達的意思實際上是:“我要餅干。”孩子在專門設計的交流情境中,用一個單詞(圖卡)表達了一個比該單詞意義更豐富的意思。這是孩子用不完整句表達的階段,是發(fā)展到用完整句表達必須經(jīng)過的重要階段。第四階段正是在前三階段充分練習的基礎上,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句子結構訓練。這一階段的可借用媒介,除了圖卡,還有字卡“我要”。
五、回應“你要什么?”的提問
回應“你要什么?”的問句。這一階段由用完整句表達要求轉(zhuǎn)入對提問做出回答,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一來一往、一問一答式的溝通。
六、回應及主動評論
自閉癥兒童能正確回答“你看到什么?”和“你有什么?”等評論性問題。此階段是PECS最困難的階段,也是很重要的階段。回答“你看見什么?”“你有什么?”等問題不同于回答“你要什么?”的問題,后者只是表達個人要求,而前者則是向別人敘述客觀的事實。這類句型的背后含有把談話繼續(xù)下去的廣闊空間?;卮鹆恕澳憧匆娏耸裁矗俊敝?,還可以就“它是干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狀?”等問題進行描述性的回答。
正是這幾類句型奠定了表達自我需要和社會性交談的基礎。一旦孩子能較自如地回答這些問題,當另一些成人或孩子試著跟該孩子說話時,他就知道如何去回答,接下來就能較容易地去學習其他問句的回答。
以上就是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PECS的六個訓練階段,由99自閉癥網(wǎng)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社會故事療法的目的和特點
下一篇: 自閉癥兒童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是什么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