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抱怨:自閉癥孩子好不容易“開語”了,又染上另一樣毛病——總愛自言自語。幼兒是家里歡樂的來源,嬉鬧本是常事,但是一旦超過了某些界限,便會引起父母的擔心,如果孩子老是自言自語,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自言自語是自閉癥兒童的典型表現(xiàn),他們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長時間重復一句話或一句廣告詞。有些家長會采取強制態(tài)度制止孩子,比如言語警告甚至打罵,但這并不能改善孩子的自言自語。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先分析孩子的動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自閉癥孩子的自言自語可以分為三個形式:
1、只有聲音,沒有具體內(nèi)容,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發(fā)音和內(nèi)容本身。這是一種異常的、原始狀態(tài)的行為,主要發(fā)生在孩子沒事做的時候。
2、語句有具體內(nèi)容,但孩子會在一種特定場合或特定情緒下機械性重復。
3、語句有具體內(nèi)容,孩子知道自己在說什么。這是他思維活動的外化。
自閉癥兒童的自言自語行為類似于一種自我刺激,不同的自言自語行為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有些是發(fā)出特別的聲音,有些是重復詞或句子,有些是重述書或電影,有些是唱歌或哼音樂。每種表現(xiàn)形式背后的滿足都不同,比如,發(fā)出特別的聲音,可能是為了感覺口腔或喉嚨的震動感,也可能是想要感受某種頻率;唱歌的刺激可能來自于某種節(jié)奏的音樂。區(qū)分自我刺激的類型,直接影響了干預方法的選擇和效果。
二、對于自閉癥孩子的自言自語,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有區(qū)別的適時干預:
1、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用有意義的活動來替代自言自語,他們的自我刺激行為就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2、自言自語如果是孩子對場合、情景、感受的不當反應,就可以告訴他們正確的反應途徑,以及正確的語言表達方法。
3、孩子的思維過程要是還沒有實現(xiàn)內(nèi)化,家長就要等待,并想法提高孩子的心理能力。
干預方法分為兩種:一是打斷和引開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切斷行為和刺激之間的關系。不管哪種方法的實施,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隨意更新,也不能短時間不見效就放棄。對自閉癥孩子自言自語的問題,家長要制訂長期的計劃,強硬態(tài)度和操之過急的心態(tài)是不可取的。
父母在處理自閉癥孩子的自言自語問題時,千萬不要以偏概全,故意認定孩子就是有問題,干預和矯治的最佳方法是疏導,而不是遏制。
您好!請登錄